中国车企大佬的营销之道:话题与共鸣
在中国汽车市场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下,车企大佬们各显神通,探索着突围的营销路径。小米创始人雷军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分别演绎了“话题制造”和“合拍营销”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7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飙升至673万辆,占比高达24.3%。面对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如何抓住消费者眼球成为车企的头等大事。雷军和李斌,一个擅长制造话题引爆舆论,一个注重精准洞察引发用户共鸣,为我们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营销路径。
雷军的“话题制造”策略由来已久。从小米手机时期开始,他就深谙借势热点之道,将产品与话题巧妙关联,引发广泛讨论。2013年,小米手机以超低价格横空出世,引发“价格战”热议,雷军借机站在消费者立场发声,成功强化了小米“性价比”的品牌定位。
进军汽车领域后,雷军将这一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小米汽车还未面世,雷军就频频放出“大招”,例如提前透露新车将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策略,成功为小米汽车赚足了眼球,也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
与雷军的“高举高打”不同,李斌的“合拍营销”则显得更为内敛务实。他深耕新能源SUV细分市场,将目光聚焦于产品力和用户体验。
2018年,蔚来ES8凭借出色的续航里程和豪华配置,迅速赢得市场认可,成为爆款车型。这背后,是李斌及其团队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对产品力的极致追求。除了打造卓越的产品,李斌还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用户服务体系,通过App、线下服务中心等多种渠道,与用户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连接,打造“用户企业”的品牌形象。
两种策略,各有千秋。“话题制造”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但也容易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合拍营销”注重产品和体验,更能赢得用户青睐,但传播声量相对较弱。归根结底,营销没有万能公式,只有真正洞察消费者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持续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