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公司营销方案

2024-07-0605:06:55销售经验0

从产品市场契合到市场推广契合: 如何构建有效的销售体系?

当产品开发初步完成并获得市场初步验证,意味着初创公司基本找到了产品市场契合(Product-Market Fit, PMF),并进入市场推广契合(Go-to-Market Fit, GTMF)阶段。此阶段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高效触达大量潜在用户(建立营销获客漏斗),二是将潜在用户转化为实际客户(建立销售流程)。

在着手搭建销售体系之前,需明确GTMF阶段的最终目标是成功跑通UE模型(Unit of Economic),并对不同销售模式有所了解。

一、GTMF的阶段性目标:长期用户价值 > 新用户获客成本

GTMF阶段的首要目标是实现长期用户价值(Lifetime Value, LTV)> 新用户获客成本(new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nCAC),确保UE模型有效运作。

尽管不同行业存在差异,但通常目标是长期用户价值至少为新用户获客成本的三倍。 这是因为销售、产品研发等部门运营成本的存在,只有客户带来的长期价值能够覆盖这些成本,才能保证公司毛利率或利润率达到预期水平, 确保获客模式的可持续性。

二、确立销售模式的两个思考框架

明确GTMF阶段目标后,初创公司需确立合适的销售模式,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但选择合适的模式并非易事,需权衡利弊。以下两个思考框架能帮助创始团队在系统分析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公司愿景和市场需求的销售策略。

1. 基于产品复杂度与客户数量的思考框架

销售模式选择与目标客户数量和产品特性密切相关。 将客户数量作为横轴,产品价格(通常与复杂度正相关)作为纵轴,构成四象限思考框架,涵盖了市场上的主要销售模式。

(1)核心逻辑

客户数量少、产品复杂且昂贵时,通常采用面向大客户的直销模式。 而面向大量C端客户,则需借助网络销售、电话销售等方式。 中间地带则可采用地推或渠道销售等模式。

该框架的核心逻辑是:面对数量少、体量大的大客户,公司需主动出击,进行直销。 而面对数量庞大的C端用户,则需建立一套系统,吸引用户主动寻求购买,包括内容创作、品牌营销、广告策略、优化用户体验和服务等。

(2)常见误区

许多技术背景的创业者在产品初期希望通过渠道销售减轻直销压力, 这是不切实际的。 渠道商更倾向于销售成熟、标准化、易于盈利的“搬箱子”产品, 而对于需要大量市场教育和客户转化工作的产品,渠道商通常缺乏投入意愿。

渠道商的参与主要基于经济利益。 如果产品利润低或销售成本过高,渠道商也难以从中获利。 产品未标准化之前,需自行解决销售问题。

但这不意味着完全不能与渠道商接触。 可以与渠道商合作获取商机和潜在客户线索, 但真正的客户转化和产品销售, 仍需依靠自身完成。 在产品开发早期,直接接触用户、获取反馈至关重要, 才能及时了解产品问题和改进方向, 而通过中间渠道接触客户会阻断这一反馈渠道。

(3)推荐做法

建议创始人在初期阶段以直销为主。 直销适用于高价值客户, 例如银行或大型工厂, 通过直销可以与其建立长期联系和信任,直接了解需求和反馈,挖掘更大市场潜力, 并及时调整和优化产品,满足客户具体需求。

地推适用于资源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初创公司, 例如美团和阿里巴巴早期就通过地推覆盖了餐馆和工业园区。 电销则适用于知名度高、品牌认知度好、在线体验简单、付费门槛低的产品, 但对于需要大量客户教育和面对面销售技巧的产品并不适用。

2. 基于替代性难度和价值大小的思考框架

选择销售策略时,产品的替代性难度和价值大小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替代性难度高且价值大的产品, 通常需要复杂的企业级销售方式; 替代性难度低且价值小的产品,更适合交易型销售; 介于两者之间的产品,则更适合解决方案型销售。

(1)适用场景

根据产品的替代难度(销售难度)和产品价值,销售模式可分为三类:

  • 产品交易型销售:适用于C端产品和部分B端标准化产品,注重单次交易,客户关系简单直接。
  • 企业级销售:适用于对企业运营至关重要的产品,例如ERP系统或大型IT基础设施项目,强调与客户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对销售人员要求极高,需具备深厚技术背景和行业最佳实践,例如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
  • 解决方案型销售:适用于大多数ToB产品,需要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提供定制化服务,销售人员需与客户深入沟通,了解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随着产品逐渐标准化,公司内部销售组织也会相应演化和细分, 例如联想和华为。 联想曾实施“双模式创新”策略,将内部组织分为面向B端大客户的“关系模式”和专注于交易型销售的“交易模式”,并调整了品牌、产品系列、组织结构和激励体系,实现了更广泛的市场覆盖。 华为也针对不同产品和客户群体,采用了C端产品销售、运营商企业级销售以及各种解决方案销售模式。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初期阶段受限于资源和规模,通常只能选择一种销售模式。 随着产品和市场的发展,再逐步调整和优化组织和策略。

2. 人员招聘:精准匹配销售模式与人才特质

校友公司的销售模式,特别是ToB领域,大多介于几种典型类型之间,这就要求招聘时需根据具体模式选择不同背景的销售人员。

  • 产品交易型销售:这类模式需要精力充沛、执行力强的销售人员,他们充满激情,勤奋拜访客户,积极推销产品。适合的人选应具备高效沟通和快速执行的能力。
  • 解决方案型销售:这类销售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客户导向能力,善于倾听、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他们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以优质服务赢得信任。
  • 企业级销售:这类销售需要成为行业的专家,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战略性的建议,并影响其决策。他们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和长期合作的意识。

简言之,招聘时需明确不同销售模式对人才特质的要求:产品交易型销售需要高效执行者,解决方案型销售需要高情商的服务者,而企业级销售需要专业的行业专家。

例如,一位奇绩校友希望我帮忙面试一位销售负责人,这位候选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面试后,我询问校友为何认为她能胜任。这位校友的业务是物联网解决方案,而候选人来自房地产销售领域,是典型的交易型销售。尽管候选人能力和口才出众,但她对物联网方案了解有限,且强势的沟通风格令客户感到压力,导致谈判失败。最终,这位校友意识到候选人的特质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招聘时务必重视不同类型销售所需的技能和特质。不同销售模式对销售人员的要求差异巨大,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找到真正合适的人才。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