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的真谛:服务、价值与尊重
午休时分,思绪飘飞,忍不住想聊聊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工作——销售。许多人对销售抱有偏见,认为是无休止的骚扰、虚假宣传和低三下四,毫无优雅可言。
从广告到地产,从业务员到营销总监,再到创立自己的公司,我一直坚守在销售一线。二十六年的风雨兼程,我始终秉持着一条底线:尽量不去打扰客户。产品宣传固然重要,但真诚和尊重才是销售的王道。
缺乏标准和技术含量的工作或许可以称为“low”,但销售绝非如此。学历、经验、行业资源、技术背景,都是销售人员不可或缺的硬实力。面对不同的客户、订单和场景,我们需认真分析,量身定制方案,而不是生搬硬套销售模板。
如果仅仅是能说会道、记忆力超群就能做好销售,那这份职业也谈不上高级。说到底,销售被认为“low”,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
销售是一门需要不断精进的技术活。经验固然宝贵,但更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提升技能,才能从容应对不同的客户和场景。二十六年来,我坚持对成千上万的客户进行总结和分类,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信条。
那么,销售的本质是什么?是不辞辛苦换取回报,是用心服务赢得客户。销售不是强买强卖,更不是虚假宣传,而是为客户提供切实帮助,服务于他们的真实需求。唯有保持热情,才能在销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销售人员无需妄自菲薄,因为我们是在为他人提供帮助,解决问题。这份职业与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值得被尊重和认可。
有时,业绩不佳并非技巧或运气不佳,而是因为内心缺乏对销售的认可,导致精神和行动无法契合。优秀的销售人员,应坚信自己在帮助他人的也能获得价值感。真诚和坚定,是赢得客户信任,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销售是为数不多能够实现高收入和财务自由的职业,但也有人质疑其竞争激烈、良莠不齐,拉低了行业整体形象。
之所以存在这种偏见,是因为缺乏强大的自尊和自我认同。尊重是理性的选择,而鄙视则是放弃思考后的情绪宣泄。 狭隘的鄙视无法带来安全感,因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谁都可能是暂时落后的那一个。
近年来,一些热播剧塑造了出色的销售人员形象,例如《安家》中的房似锦和《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她们都展现出超高的共情能力和对销售事业的坚定信念。
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具备两大特质:亲和力和内驱力。亲和力是指高情商和自信,能够赢得客户好感;内驱力则是指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不断挑战自我,永不设限。
从某种意义上说,销售是连接供需的桥梁。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仅关注销售业绩,更注重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实现共赢。这样的销售,本身就是价值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销售人员与客户的关系日益平等。销售的本质,就是你有困难,而我恰好能够帮你解决。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最好的证明方式就是用业绩说话,用充实而精彩的人生,回击质疑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