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创业经历

2024-07-2005:01:35创业资讯0

“Smart官方App被挤爆了”。

2022 年 6 月中旬,Smart 的电动小车“精灵1”上市,瞬间引发了用户的疯狂抢购,在极短时间内就把当年的所有产能预订一空。

这几乎是 Smart 近几年少有的重磅消息。

在这之前,推出精灵1 的“智马达汽车”,几乎没做过什么宣发。

但这家公司的大头来头不小——由梅赛德斯-奔驰和吉利汽车于 2019 年底共同出资成立,双方各占股 50%。

有了奔驰的基因,“精灵1”算是自带流量。

目前智马达旗下的车型共有2 款,除了“精灵1”之外,今年还推出了“精灵3”。

不过再一次吸引眼球的,却来自于智马达在资本市场方面的操作。

6 月底,智马达汽车发生了股权变更,于是坊间传言四起,“吉利和奔驰要退出了”。

此番传言后来被澄清,智马达依然属于两大车企巨头。

但变化也悄然出现了——股权变更后的智马达,其新增股东均为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

一种可能是,智马达将准备在新加坡上市。

锂矿巨头“天齐锂业”也从侧面印证了智马达寻求资本市场支撑的消息,后者 7 月中旬公告称将参与“SMART MOBILITY PTE.LTD.”的A轮融资,该公司正是智马达的控股股东之一。

根据公告,天齐锂业将支付 1.5 亿美元(约合 10.7 亿元人民币)领投此轮融资,获得 1760.6 万股 A 类普通股,占比 2.83%。

以此计算,智马达的投后估值竟高达 400 亿元人民币。

又一个造车独角兽诞生了。

对于李书福来说,IPO 排队中又多出一位小弟了。

销量攀升,融资大戏拉开帷幕

大多数人意识到 Smart(智马达)可能要去海外挂牌上市,可能是从那次被辟谣的“股权变更”开始的。

具备一定迷惑性的是,奔驰和吉利确实先后退出了智马达。

SMART MOBILITY PTE.LTD.和SMART MOBILITY INTERNATIONAL PTE.LTD.取代它们成为智马达的新股东,并分别持有 50% 的股权。

这两家公司均在新加坡注册,一共出资 54 亿元。

智马达的企业类型,也从“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变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

结合 Smart 品牌全球公司 6 月底发出的否认奔驰与吉利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的声明,以及吉利和奔驰的高管继续在智马达担任关键职务,基本可以确定智马达依然属于吉利和奔驰。

还有一点,那就是新加坡并非一个主要的汽车市场,买车前甚至还得办理一个“拥车证”,且价格不菲。

这意味着,智马达变成一家“新加坡公司”,更大程度上跟资本运作有关。

智马达在 6 月初开启了股权方面的腾挪,仅仅一个月后,天齐锂业就官宣自己领投了 A 轮融资。

SMART MOBILITY PTE.LTD.的股权结构中,奔驰和吉利分别持股 46%,在本轮融资后均变为 43.397%,天齐锂业和其他投资方一共持有 5.66%。

如果接下来还有其他投资方官宣与智马达有关的股权交易,也完全符合逻辑。

另外这还只是 A 轮,融资大戏才刚刚开始。

因为从业务方面来看,智马达看上去正处于上升轨道。

截至 6 月份,智马达在中国已经交付了大约 2.4 万台新车。

IPO 流水线,即将拓展到新加坡?

随着智马达进入融资快车道,IPO 想必也已经有了规划。

这符合吉利创始人李书福近年来的惯用手法——孵化一块业务,然后开启融资,最后实现挂牌上市,堪称吉利版的“IPO 流水线”。

追根溯源,这可能跟吉利十多年前收购沃尔沃汽车有关。

从那之后,李书福已经找到了一种并购或内部孵化业务的新模式,并借助资本运作,快速实现新业务上市。

如今涉及吉利的上市公司多达数家,包括吉利汽车、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股份、亿咖通、极星、沃尔沃汽车等。

这些上市公司分布于港股、A 股、美股,以及瑞典股市。

李书福旗下还有多项业务,预计都将进行 IPO,其中一些已经递交了材料。

比如极氪汽车,去年底已向 SEC 提交了材料,打算赴美上市。

网约车公司“曹操出行”,以及商用车独角兽“远程汽车”,也有 IPO 的规划。

超跑品牌“路特斯”,也几乎确定将在今年下半年通过 SPAC 形式登陆纳斯达克。

如果智马达在新加坡上市,李书福的资本版图又拓展了一个新地标。

去年 5 月份,蔚来也曾在新加坡上市。

根据新加坡交易所的规定,外国公司实现挂牌程序相对简化,政策也比较友好,比如在税收方面只要不盈利就无需缴税,也不审计报表。

但这些并不能完全证明智马达一定要在新加坡挂牌上市。

之前是烫手山芋,现在成了摇钱树

在与智马达有关的消息中,一个细节值得关注——作为主要股东之一,梅赛德斯-奔驰几乎没怎么发声。

图片:摄图网

看起来,奔驰在智马达中的角色,很像一个甩手掌柜。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吉利和奔驰联手搞智马达,相当于是救了奔驰。

因为在 2019 年双方决定做电动 Smart(智马达)之前

尽管与奔驰的初始合作未能完全实现海耶克的愿景,但他并未放弃。

虽然奔驰推出的Smart与海耶克的设想有所出入,导致Swatch最终退出了合资公司,但Smart在电动车时代的到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对于奔驰而言,Smart的成功转型是一种解脱;而对于吉利来说,则是其“IPO流水线”战略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