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营销案例分享

2024-07-2305:46:11营销方案0

洞察:别再说你懂了!

“Social营销?不就是玩玩而已吗?段子、表情包,图个热闹,没什么卵用……”

每当听到这种话,是不是分分钟想掀桌?尤其是某些自诩“传统广告人”的专家,更爱挂在嘴边,还动不动就搬出“洞察”说事儿。

当你让他们解释什么是洞察时,往往只能得到支支吾吾的回答。与其浪费口舌争论,不如直接上“干货”,扒一扒洞察的底裤!

一、洞察的真面目

很多人误以为,能引起共鸣的就是洞察。比如,“家是港湾”,这的确能引发共鸣,但并非洞察。弗洛伊德认为,洞察是将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换句话说,大众普遍认知的就不是洞察了。

举例来说,“家是游子的唯一港湾”,这就比单纯说“家是港湾”更深刻。它聚焦了特定人群——游子,并揭示了家和港湾之间深层逻辑: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家更像是一处温暖的港湾,更能触动人心。

洞察不仅要引发共鸣,更要揭示事物间深层、隐秘的关联。换句话说,找到一个“可能”的洞察后,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才能找到真正的洞察。

二、营销人的“心头好”

营销人所说的洞察,更强调服务于产品或品牌。很多营销案例虽然找到了传播点,引发了讨论,却忽略了产品本身,消费者记住了广告,却忘记了品牌,这无疑是失败的。

究其原因,就是洞察与品牌缺乏关联。真正的营销洞察,是洞悉目标人群需求、行为或人性深处的逻辑,并将产品/品牌融入其中。

换言之,洞察是连接目标人群与产品/品牌的桥梁。好的洞察能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联想到产品/品牌。

三、如何精准捕获洞察?

洞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需要方法和思路。

1. 明确“桥梁两端”

洞察是连接产品和受众的桥梁,因此要先了解产品和目标人群。很多时候,我们对产品了如指掌,却对目标人群定义模糊,例如“白领”、“学生”、“90后”等等。

实际上,这些人群内部差异巨大。 想要找到洞察,就需要细分和聚焦受众,例如,分析90后学生群体在特定场景下的情感连接点。

2. 深挖“冰山之下”

洞察是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 在了解产品和目标人群的基础上,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聚焦目标人群在特定场景的行为细节,并追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受谁影响?在什么渠道更容易受影响?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做会怎样?表面原因和深层心理是什么?

通过多角度提问和推敲,找到行为细节背后的深层逻辑,并从中挖掘出产品/品牌的优势和卖点,这才是真正的洞察。

总结:

营销洞察是连接目标人群与产品/品牌的桥梁,能让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自然联想到产品/品牌。

想要找到洞察,需先细分和聚焦受众,分析其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细节,并深挖背后的深层逻辑,最终将产品/品牌与之巧妙融合。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