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

2024-07-2306:20:41经营策略1

生产部门如何做到“管生产必管安全”?

“管生产必管安全”,这是《安全生产法》的明确规定。生产部门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部门,其负责人、车间负责人、班组长乃至每个员工,都必须明确自身的安全职责,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始终。

那么,生产部门如何才能真正将“管生产必管安全”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呢?

一、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 明确组织架构与权责: 确定部门内部的组织架构,明确每个岗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2. 优化管理流程,识别风险: 理顺部门所有活动的管理流程,运用流程识别法辨识每个步骤的危险源,并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需要管控的危险源。

3. 分级管理,建立管控措施: 对需要管控的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建立部门危险源分级管理目视图。组织讨论与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查漏补缺,确保每个风险都有对应的管控措施。

4. 制定目标,分解落实: 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或方案,明确实施计划或进度。

二、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1. 合理规划布局: 结合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合理规划现场,确保人流、物流走向清晰,避免交叉,并绘制消防逃生示意图,明确逃生路线。

2. 推行“6S”管理: 对现场所有物品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实行定置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确保现场整洁有序。

3. 加强设备设施管理: 制定设备设施检修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整理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安全警示标识,确保醒目易懂。

4. 维护安全工程措施: 定期检查安全工程措施的状态,及时修复或更新,并醒目标识管理要求,提醒现场人员遵守规定。

5. 规范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法律法规,确定需要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和更新周期,并进行规范佩戴的宣传和培训。在车间入口处设置示意图和镜子,方便员工自查自纠。

三、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1. 开展多层次培训: 组织部门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开展安全意识、危险源及管控措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宣贯安全知识,警示事故案例,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1. 加强安全宣传: 结合公司要求、部门实际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2. 设立安全管理看板: 建立部门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看板,公开展示安全生产状况,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与考核机制

1. 开展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建立安全生产检查队伍,明确检查权责,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2. 实行安全生产评比: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组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安全生产积极性。

3. 将安全纳入绩效考核: 将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融入部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每月考核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业绩,并进行奖惩,强化责任落实。

六、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 开展安全技能比赛: 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技能比赛,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推进安全生产改善: 建立安全生产改善机制,定期评比改善成果,并进行奖励和推广,形成持续改进的良好机制。

3. 定期总结分析: 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分析安全生产状况,部署安全生产任务,跟踪落实改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改进。

“管生产必管安全”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生产部门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现场管理、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持续改进,才能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参考了让管理简单有效标准化的理念)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