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的概念(品牌营销是什么)

2024-08-0805:00:20经营策略0

品牌定义的演变:从识别到心智

品牌建设的一切前提,是拥有清晰的品牌定义认知。

与销售额、利润率等可量化指标不同,品牌的优劣难以衡量。缺乏清晰的评估标准,品牌建设便会陷入迷茫,难以完善。

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品牌的定义。

自品牌概念诞生百年以来,其定义始终未曾统一,可谓百家争鸣。

当前流行的品牌定义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 符号论:识别与区分

菲利普·科特勒在《品牌管理》中沿用了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 “品牌是用于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其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结合体”。

这种定义侧重于品牌的外在形式,虽然客观准确,但缺乏实践指导意义。它无法区分品牌优劣,也无法指导品牌评估和优化,实用性不足。

符号论诞生于商品供不应求的年代,彼时品牌的作用仅限于识别。在当今时代,品牌的内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识别功能,符号论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尽管如此,符号论依然强调了品牌识别的重要性,即通过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设计等元素来实现。如今,品牌的外在形式构建依然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形象论:品牌形象的塑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卫·奥格威将品牌形象论推向了广告界的巅峰。他将品牌定义为:“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奥格威认为,品牌是各种元素的综合体,这些元素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印象即为品牌形象。他更强调: “每一则广告都应该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每一个产品都应该发展一个形象,否则就谈不上是品牌。”

在奥格威的推动下,品牌形象广告风靡一时,人们开始关注广告 beyond 产品本身的价值。品牌形象论的出现,突破了将品牌局限于产品或符号的传统观念,融入了更多企业元素。

品牌形象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 夸大了广告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将广告等同于品牌形象的全部。
  • 时代局限性明显,在传统媒体式微的今天,品牌形象广告的效果大打折扣。
  • 缺乏对企业的实际指导意义,无法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具体的品牌建设路径。

3. 定位论:占据消费者心智

20世纪70年代,里斯和特劳特提出了定位理论。他们认为: “品牌是消费者心智资源,品牌必须成为某个品类的代表,从而在消费者心智之中占据一个位置”。

定位论强调竞争,主张企业要成为品类第一,占据消费者心智。相较于符号论和形象论,定位论更加注重品牌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定位论的优势在于:明确了品牌评估标准(成为品类第一),并提供了一定的品牌建设路径(占据消费者心智)。

定位论也继承了形象论的一些缺点,例如夸大了广告的作用,存在时代局限性,且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

什么样的品牌定义才是最佳选择?

答案并非一成不变,而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无论是符号论、形象论还是定位论,都曾在品牌塑造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理论之争更多存在于学术领域,商业实践中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切实有效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找到合适的品牌定义并有效执行才是关键所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