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培训的进行,及时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至关重要,以此验证课程是否充分吸收,并根据学员问题有针对性地演绎课程。有效的提问往往对培训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篇内容将探讨培训课堂中常见的9种提问方法:
— 1 —
细化提问法
将一个宏观的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的小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回答。例如:
在一个培训课堂中涉及大量内容时,可以提问:“你对哪部分内容不太理解?”
“拟议的培训目标是什么?”
“拟议目标与....相关吗?”
讲师通过提出细化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深入了解学员的具体疑问或需求。
— 2 —
开放式提问法
使用开放式问题激发学员的思考和表达。例如:
在课堂开始时,讲师可以通过一个开放式问题引导学员思考,将其代入学习情景:
“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办法?”
“我认为可以....”
提出开放式问题后,应归纳到具体的问题,否则容易泛泛而谈。在提问后,讲师应将问题聚焦到特定的点上,从而进入课程主题。
— 3 —
封闭式提问法
使用封闭式问题获取明确的答案。例如:
“上节课讲到,该指标的具体数值是多少?”
封闭式问题的优点是答案标准化、易于回答、节省时间。缺点是枯燥乏味,调查对象容易随意选择答案,无法反映真实情况。但对于检验学员的听课效果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 4 —
引导式提问法
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员思考问题。例如:
“你觉得这个方案有什么不足之处?愿意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吗?”
引导式提问的一个技巧是:先陈述一个事实或框定一个范围,然后再询问学员的意见。这样做是为了将学员的思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
例如:“我们今天的课程时间安排非常合适,因为它能让大家得到适当的休息,为明天的学习做好准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各位,你们同意吗?”
通过设置一个预先的框架,引导学员做出预期的回答。
— 5 —
反问式提问法
以反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激发学员思考。例如:
“为什么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学员通常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站不住脚的,这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提问一个可能已经成为事实但尚未对学员产生影响的问题,可以直接在你们之间形成对话局面。反问式提问可以让提问者掌握主动。
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式提问有时会被学员理解为刁难或羞辱,因此需要把握好分寸。
— 6 —
多选题法
向学员提供几个选项,让他们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选择。例如:
“对于如何区分员工的四种准备度,大家有困难的方面是:不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准备情况制定领导策略,还是无法分辨四种准备度?”
针对不同课程,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员做出选择,有针对性地回顾重点。
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或选择式的问题,可以限制学员的注意力,让他们在限定的范围内取舍,从而让提问者而不是学员掌握主动权。
提问时,不一定是二选一的形式,但尽量要问学员可以做出选择的问题。
— 7 —
规范提问法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提问,以引导学员思考和回答问题。例如:
“你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你能根据开始-行动-结果的结构描述一下吗?”
规范提问可以有一定的重点,让学员再次确认,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 8 —
推测式提问法
在课程演绎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员的预测或设想。
例如:“如果你对我们提供的方案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具体看法吗?”
在课堂上,有时我们需要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通常与我们的推测有关。先给学员一个推测式的问题,然后再给学员一个建议性的问题。
你们会发现,提问的力量比说话的力量更大,更具势头。
— 9 —
激发深度思考:课堂提问的艺术
批判性思考提问法
想让学员深入思考、透彻分析?试试抛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吧! 例如:“你认为这个观点的逻辑严谨吗?是否存在漏洞?”
批判性思考提问法能够引导学员更深刻地理解信息和问题,进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判断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决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