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制造稀缺,激发欲望
“饥饿营销” ,一个让人联想到苹果、小米等品牌的营销策略。他们熟练运用“供货紧张”、“全球缺货”、“产能不足”等字眼,营造出一种产品极度热销的氛围。
这种策略的套路通常是这样的:先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引爆关注,公布令人期待的上市日期,再辅以用户排队的“盛况”,将宣传效果拉满。等到万事俱备,开售的序幕刚刚拉开,便立即对外宣称“供货不足”。就这样,消费者被巧妙地引导,误以为产品供不应求,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购买欲望。
从表面上看,饥饿营销的操作并不复杂。企业只需设定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将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人为地限制供货量,制造出产品热销的假象,便可以达到提高售价,赚取更高利润的目的。“限量版”、“秒杀”、“售罄”等字眼,都是饥饿营销的常用词汇。 其高明之处在于,用户可能才刚刚接触到产品的推广信息,好感初生,就发现产品已经断货了,这种“求而不得”的心理会促使他们在潜意识中将产品价值放大,认为这是一款非常值得购买的产品。
要想成功实施饥饿营销,并非易事。 要引起用户的关注。如果用户对产品毫无兴趣, “饥饿”便无从谈起。让大众对产品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认知,是成功的第一步。 “免费”和“赠送”通常是最能吸引用户的手段。
仅仅引起关注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让用户意识到自身对产品的需求。这时,企业需要毫无保留地将产品的所有优势展现在用户面前,挖掘出区别于竞品的独特卖点。 如今,用户的消费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实惠、质量的层面上,他们更追求新奇、潮流、情怀和特立独行。抓住这些新兴的消费点,才能真正抓住用户的心。
事实上,饥饿营销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除了小米手机的惯用伎俩外,许多房地产公司也深谙此道。他们通过捂盘惜售、雇人排队等方式制造出抢购的假象,从而达到抬高价格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饥饿营销”的成功与否,与市场竞争度、消费者成熟度和产品的替代性这三大因素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只有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饥饿营销”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