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的演变:从销售到价值共创
什么是市场营销?身处商品经济时代,我们都被营销包围,似乎都能轻松给出定义。究竟什么是市场营销?让我们一起探索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如何定义市场营销,以及这一定义的演变历程。
AMA将市场营销定义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已得到广泛认可。
第一阶段(1960年及以前): 营销被视为销售过程,即将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切企业活动,类似于今天的物流,关注的是所有权转移。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 营销被定义为销售管理, 通过定价、分销、促销等手段,实现个人和组织预期的交换过程。交换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
第三阶段(21世纪初): AMA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价值营销+关系管理, 这也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定义。营销成为了一种组织职能,旨在为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并管理客户关系。价值和关系成为这一阶段的关键词。
第四阶段(2007年前后): AMA提出将市场营销视为宏观营销+微观营销, 认为它是一种全组织范围的活动,通过一系列制度,为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社会整体利益创造、传播、传递、交换价值。 尽管这一阶段的定义尚未获得广泛认可,却也代表了市场营销发展的新方向。
从以上定义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营销的多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1. 营销主体: 从单一的企业扩展到面向市场的个人和组织。
2. 营销客体: 从单纯的货物产品发展到创意故事,再到价值关系。
3. 营销对象: 从最初的顾客扩展到利益相关群体,即商业生态。
4. 营销内容: 从最初简单的销售行为,扩展到定价、分销、促销,再到建立、维持、巩固关系,内容不断丰富。
5. 营销目标: 从最初的提高销量,发展到满足消费者需求,再到实现共赢,目标不断提升。
6. 营销工具: 从以产品为导向的4P理论,发展到以顾客为导向的4C理论,再到以关系为导向的4R理论,以及现在常用的以价值为导向的3VS理论,工具不断更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