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竞争激烈、多渠道化的中国零售市场版图,并重点解析品牌方偏爱的热门渠道,希望为您提供启发。
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快速消费品行业?
—— 快速消费品行业指的是这类商品的更新和发展速度很快。渠道则是商品流通的路线,即厂家将商品通过一定的社会网络或代理商销售到不同区域,以达到销售目的。
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我们将探讨当下品牌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产品销售的。
目录:
- 第一章:现有渠道介绍 - 竞争激烈的多渠道中国零售市场版图,包括目前品牌方更加倾向的渠道。
- 第二章:新零售的两大渠道之一——阿里零售通。
- 第三章:新零售的两大渠道之二——京东新通路。
请观察这张图:
从最左侧的品牌方开始,品牌方将货物销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再销售给分销商,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最终将货物分配到不同的渠道。针对不同的渠道,我们会采用不同的策略。
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直供渠道:
品牌方可以直接将货物销售给国际KA(重点客户),例如沃尔玛和家乐福等,这就是所谓的直供模式。
2) 经销商渠道:
将货物供给全国和地方KA,例如当地知名的零售商。
3) 分销商渠道:
将货物供给连锁便利店、化妆品店、母婴店、单体店、夫妻老婆店、以及其他特殊渠道等。
现在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一对一模式,也会出现多对多的情况。不同品牌会有不同的规划,大家可以根据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无论是国际KA、全国KA,还是连锁便利店等多样化渠道,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将货物销售给消费者,让他们直接体验商品价值并进行复购。
消费者是产品的最下游,也是各大品牌方关注的重点。品牌方会密切关注消费者的喜好和偏好,因为他们是最终的购买者。
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我们也衍生出许多新的渠道,例如电商和微商。从电商的角度来看,包括阿里和京东等平台。
微商是指在微信平台进行销售,也是一种新兴渠道,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需求。
正如最初所提到的,越来越多渠道与消费者互动。作为品牌方,我们不会只选择一种渠道进行销售,因为单一渠道的增长机会有限。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进行多元化的曝光,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我们的商品。
消费者在哪,我们在哪。
现在,大家对渠道的名称、意义和形式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我们将具体看一下竞争激烈、多渠道化的中国零售市场版图究竟是什么样的?哪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卖场,包含在哪些渠道中呢?
首先是传统渠道,指的是夫妻老婆店。店主兼店员,店铺大小不一,一般在200平米以内,使用收银机数量较少,主要销售食杂烟酒等商品,满足消费者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部分传统渠道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其整体环境和产品相对缺乏,但依然是消费者的需求场景之一。
接下来是线上零售,目前大家熟悉的一些平台,例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亚马逊等,都是品牌方的线上零售渠道,也就是电商。
在线上零售部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C2C(customer to customer);另一个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分别对应平台型和自营型两种模式。京东等属于自营型电商,而阿里则是实体零售商的电商业务,例如苏宁,以及垂直领域的平台,例如蜜芽。微信的微商也属于线上零售渠道。
除了电商以外,我们还有现代通路(modern trade)。现代通路包含几个不同的渠道,例如大卖场。大卖场的面积一般超过6000平米,配备约20个收银台,商品种类超过1万种,覆盖综合品类的日用商品。华润万家、家乐福、大润发、卜蜂莲花、沃尔玛、欧尚永辉超市等都是大卖场的代表。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不同的卖场在运营模式上有所差异,例如家乐福、沃尔玛、欧尚的陈列方式就有所不同。每个卖场都在寻找自身的差异化,但对消费者而言,良好的购物环境也是他们选择大卖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还有现购自运,以麦德龙和山姆店为代表。这类卖场一般面积在9000~15,000平方米,配备约20个收银台,商品种类在5000到20000种,以大包装产品为主,并强调自有商品销售。他们采用会员制,顾客需要办会员卡才能享受会员价折扣,并进行消费者留存和数据收集。
从我过去的经验来看,管理麦德龙这类现购自运卖场和大卖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购买者的画像并不完全相同。大卖场的顾客主要为个人消费者,他们更在意促销活动的形式,例如买赠等活动。而现购自运渠道,例如麦德龙,顾客更注重价格和提成或补贴,因为大部分是采购商或企业团购。针对不同的渠道,我们会赋予不同的促销活动机制,以提升转化率。这也是我希望强调的一点。
不同的渠道会影响我们的渠道策略和玩法。我们需要根据消费者人群的变化,调整渠道策略,进而改变品牌策略。
零售渠道的分类与新零售的崛起
零售渠道多种多样,我们以超市为例,可以将其分为标准超市(如华联超市、物美京客隆)、小型超市(如红旗、易购)和高端超市(如BLT)。
标准超市面积通常在1000~5000平方米,提供8000到1万种产品。小型超市面积较小,在200~1000平方米左右,靠近生活区,提供2000~5000种产品。高端超市面积在2000~5000平方米之间,进口商品比例大于40%,商品价格偏高,需要精准选址以吸引高端消费者。
除了超市,常见的零售渠道还包括折扣店(如迪亚天天)、便利店和品类专营店。折扣店面积在250~1000平方米左右,主打价格优惠,以自有产品为主。便利店面积小于200平方米,提供1000~4000种商品,24小时运营,提供便民服务。品类专营店专注于特定品类,如美妆、电器、母婴等,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不同的渠道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高端超市需要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而折扣店则需要注重价格优势。精准定位目标人群,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才能获得成功。
在当今新零售时代,传统的零售模式正在被颠覆。我们不再局限于线下渠道,而是线上线下融合,打造一站式购物体验。例如,阿里巴巴整合淘鲜达、淘宝和大润发,构建了完整的“货场”概念。
新零售的核心是“人、货、场”的重构。我们需要更精准地洞察消费者需求,设计和生产符合需求的商品,并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例如,网红单品的流行正是满足了消费者某一特定需求的结果。
新零售为品牌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品牌商需要积极拥抱新零售,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与渠道新玩家合作共赢,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