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略 品牌打造的四个步骤

2024-08-2405:33:29创业资讯0

无论规模小如促销活动或大如品牌策划,清晰了解产品属性、品牌认知、竞争态势、目标受众(目标路径)、消费者需求这五个方面至关重要。

我们发现,某些营销人员在策划过程中,对自己的产品、产品消费性质以及竞争态势等缺乏充分的了解及正确的认识。缺乏这些基础,无论进行促销活动还是品牌策划,效果都不会显着。

无论活动规模大小,都需透彻理解以下五个方面:

  1. 产品属性;
  2. 品牌认知;
  3. 竞争态势;
  4. 目标受众;
  5. 消费者需求。

举例说明,前不久,在我的知识星球中,有人咨询一家五金货架企业,希望激活沉寂已久的客户,准备通过促销活动,利用低价吸引下单,然后通过其他方案将下单客户转化为新产品客户。

对于五金货架这类产品,利用降价促销是否能提升销售量?答案是否定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认识到五金货架的产品属性。

分析商业营销问题时,应如何解析产品属性?

主要从三个方面:

  1. 消费频率;
  2. 价格高低;
  3. 消费性质。

以上述五金货架为例,其消费群体是商场、便利店。对于他们而言,五金货架属于低频、高价、工具类的属性。

这意味着,通过打折促销来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是无用的。因为工具类产品在没有损坏的情况下,他们不会更换。况且,更改货架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代价,最佳方式是通过以旧换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更换旧货架,就没有空间摆放新货架。要向他们销售新产品,就必须先让他们腾出空间。这就是家具行业常推出以旧换新活动的原因,不移除旧家具,新家具就无法向他们销售。

我们在诊断自己的产品营销问题时,需要明确自身产品的属性。

如果是低价重复消费型产品(如餐饮),核心在于提升复购率,提高重复消费频率。如果是高价、低频或一次性交易的产品(如房屋),即使大范围投放广告,销量也不会明显提升。如果产品是工具类、低频产品(如家具),单纯提供低价促销策略的作用也不大。

应根据产品属性设计活动方案。

在进行广告宣传策划时,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认知阶段。

一般来说,从初次接触到购买,消费者会经历不同的认知阶段:陌生-了解-理解-熟悉-购买。

如果是一个新品牌,大众对其还不熟悉,那么只需告知消费者品牌和业务性质即可。

今天刚好看到一本书,里面探讨实体店广告策略,书中这样解释“广告”的定义和目的:“一般来说,顾客只会从 '熟悉的店铺' 购买商品,或者购买 '熟悉的商品',而绝不会从 '不熟悉的店铺' 购买商品或购买 '不熟悉的商品'。”

商家只需要使用“广告”,广泛宣传自己的店铺和商品,使其成为顾客“熟悉的店铺”“熟悉的商品”即可。大家最好明白,“广告”这个东西,除了极少数例外,基本上不会一次见效,只要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就能理解。

回想一下你过去的经历,第一次看到某个广告,就马上想“我要去这家店,我要买这件商品”,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不多?

也就是说,仅靠一次广告,对顾客来说既不能成为“熟悉的店铺”,也不能成为“熟悉的商品”,根本无法发挥广告本应有的促销作用。

如果商品极其便宜,或紧急降价,也许一次广告就能收到效果。但如果是没有任何折扣的原价销售或普通折扣,仅靠一次广告就想取得应有的效果是相当困难的。

也就是说,不要妄想一两次广告就能产生非常有效的作用。

除了这个阶段之外,当消费者理解并且熟悉了商品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消费者可能会进行多方对比,因为市场上能解决消费者问题的产品不止一家。这个时候,广告就要突出产品的差异化。

告诉消费者,他们购买你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不应该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

前段时间看到二手车品牌的广告,黄渤代言的人人车就有意识地在做这方面的事情,而其他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仍与早期广告相差无几。

在诊断自己的营销活动时,需要明确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阶段,因为不同阶段广告策略也有所不同。

除了上述产品属性、消费认知外,还要从竞争对手处分析自己的营销问题。

华与华认为企业不应盯着竞争对手,而应关注消费者,也就是“非竞争理论”。我个人不认同,我认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观点,竞争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那么,我们如何从竞争对手处诊断自己的营销问题呢? 从竞争对手到顾客需求:如何打造有效差异化策略?

分析竞争对手,寻找差异化突破口,是制定商业策略的关键一步。

如何才能打造出有效的差异化策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核心有两点:

  1. 你的差异化策略是否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许多策略看似新颖,却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比如价格虚高、使用复杂等,最终得不偿失。
  2. 你的差异化策略是否难以被模仿?独特的策略才能为你赢得市场领先地位,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以小米手机为例,其"全面屏"策略在推出初期,虽然价格有所提高,但也提供了更佳的视觉体验,且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期内跟进,最终助力小米赢得了市场先机。

反观"带锁五常大米",虽然试图解决市场痛点,但价格高昂、使用繁琐,且易被模仿,最终难以获得成功。

有效的差异化策略需要兼顾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两个维度:

  1. 为消费者带来价值。
  2. 建立竞争优势。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假设你是一家快餐公司的经理,目标是在半年内,利润维持去年同期水平的情况下,将销售额相对去年提高18%,你会如何制定方案?

常见的思路是从目标出发,寻找可行的行动路径,例如广告促销、降价、推出新品等等,但这往往是基于经验的试错,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更有效的思考方式是:从收入的基本来源——顾客出发。

我们可以将收入拆解为价格和销量的乘积,或者流量、转化率和客单价的乘积。由此,提升收入的路径可以归结为:提高人均消费、增加顾客来店频率和增加新顾客。

哪条路径最优?需要结合"商圈"环境分析、公司资源与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关注顾客需求。

营销的本质是找到目标受众,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最终获得回报。"需求"往往是抽象而难以捉摸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需求的有效框架:

  1. 生理需求: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例如街边小吃解决的是顾客的温饱问题。
  2. 安全需求:例如肯德基提供的标准化食品和服务,满足了顾客对安全卫生的需求。
  3. 爱与归属需求:例如咖啡馆为顾客提供社交场所,满足其社交需求。
  4. 尊重需求:例如高档餐厅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顾客的尊贵感需求。
  5. 自我实现需求:例如米其林餐厅提供的极致美食体验,帮助顾客实现自我价值。

总而言之,打造有效差异化策略,需要从竞争对手分析出发,找到自身优势,并始终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需求金字塔”到“社交货币”:如何让产品自带传播力?

试想一下,你的品牌或产品在满足用户哪些层级的需求? 层级越高,价值感越强,顾客的忠诚度也就越高。

那么,你的产品究竟满足了哪一层需求?

今天我们重点探讨“社交需求”。请务必记住:你的产品绝不仅仅是提供消费功能,如果能与用户的社交需求产生关联,就能更具传播性和粘性。

“社交”包含两个层面:

  1. 提供真实的人际交往机会;
  2. 提供可供谈资的“社交货币”。

先说人际交往。我的朋友大湿兄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他朋友在西安开了一家音乐酒吧,但竞争激烈,生意惨淡。我建议他关注酒吧里谁消费最高,就重点服务谁。

他朋友说主要是男性顾客买单。于是我建议他设计一个降低男性顾客搭讪成本的活动。后来他们推出了一个主题活动——“对陌生人说‘来’”。

我的意思是,人们去酒吧本来就渴望与异性搭讪,酒吧就应该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主动创造搭讪机会,设计降低社交门槛的活动。

几乎每个人都有社交需求,那么,你可以构思哪些策略,让人们可以毫无顾虑地互相交流?

接下来谈谈“社交货币”,简单来说就是谈资。如果你的产品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种谈资,那么它就具备了迅速传播的潜力。

我的知识星球用户王先生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他将一家地理位置偏僻、日营业额不足两千的小排档,打造成火爆全城的人气餐厅,秘诀就是打造了一款自带传播属性的产品(如下图)。

他没有走低价路线,而是主打高端路线,打造了一款售价588元的海鲜爆款。这种产品在传统大排档闻所未闻,自然能成为人们的谈资,迅速传遍全城,吸引 everyone 前来尝鲜。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想策划有效的活动,或者打造自有品牌,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 产品属性——了解你产品的属性、消费频次、消费场景、价格等;
  2. 品牌认知——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是处于陌生阶段,还是已经有一定认知基础?
  3. 竞争态势——清楚竞争对手的优势,以及优势中隐藏的弱点;
  4. 目标路径——正确认识实现目标的思考路径;
  5. 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多层级的需求。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