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打造卓越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无论是双重预防机制、HSE 还是标准化、ISO 体系,都在积极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尽管方法有所差异,但核心理念相同:不懈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隐患排查治理始终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要素,在未来亦是如此。
传统思路在如何排查、排查对象、处置措施、成本考量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争议。不安全的人员行为、不安全的设备状态、管理疏漏和环境因素等都是隐患的潜在来源,排查工作应全面覆盖,不应遗漏任何环节。虽然这些知识可用于培训,但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如何开展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 摒弃一线主动排查的幻想。
- 提供排查模板。
- 及时更新法律法规库。
- 合法化隐患排查清单。
这是管理的前提条件,做好最坏的打算,朝着最好的方向努力。假设一线员工不会主动排查,制定简洁合理的措施来弥补这一缺失。制度应简明扼要,易于记忆,可参考交通法规,只要几条规定或一条规定就能对员工产生触动。
不能让一线员工盲目开展工作。一个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至关重要。清单无法覆盖所有内容,可根据需要定期增减。制定和调整清单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员工建议,积极开展一线调研。一旦制定出初步清单,后续的工作就应按照清单进行排查,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增加员工的排查负担。确有必要时,及时修改清单,让员工按照新清单进行排查。
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大型企业尤其如此,各部门人员有限,难以面面俱到,难免会产生疏忽。但法律法规是固定的,涉及企业的条文可以归纳为法律法规库。根据法律法规完善漏洞,可以有效预防基本的违法行为。不主动违法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企业风险点数不胜数,隐患排查不可能无死角。管理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将繁杂事务条理化,甚至是合法化。隐患排查清单依托于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制度,完全可以使其合法化。一旦获得认可,隐患排查就会从混乱的状态转变为照单排查的模式,届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安全管理将回归监督考核和制度完善的正轨。把握隐患排查治理这一核心工作,企业可以在 3-5 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安全管理框架。后续工作将着重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完善,从而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