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裂变”到“增长”:洞悉用户增长的底层逻辑
这些年,我一直专注于用户运营领域,也写过不少关于用户增长的文章。许多朋友读后会来加我,说想探讨用户增长的问题。但聊着聊着,话题 often 窄化成“裂变”,最后发现他们并非真的想聊用户增长, merely 想做裂变活动。
许多人 mistakenly believe 会做裂变就等于会做增长,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学习所谓用户增长技能, ultimately 只学了裂变。
我想强调的是,增长并非仅仅是裂变,裂变只是提升用户数量的众多方法之一。不信你可以看看腾讯、阿里等大厂的用户增长岗位 JD,没有一条 explicitly 要求会做裂变。
用户增长,关注的不仅是用户数量,更重要的是单个用户的价值。在当下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用户增长日益艰难的背景下,用户精细化运营显得尤为重要。减少用户流失,提升用户转化率,能够有效降低高昂的拉新成本。
提升用户数量,除了裂变,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渠道推广、内容营销、社交传播、打造爆款等等。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裂变和增长的关系了。
会裂变 also does not equal 是增长黑客。
业界普遍认为,增长黑客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熟悉并能运用市面上常见的各种用户增长方法、工具和手段, 其中包括裂变;
- 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数据、技术等手段,结合特定产品或平台的特性, 并融入自身创意,发掘新的增长机会;
- 能够为一家公司或一款产品搭建一套长期、稳定和健康的增长引擎。
通常来说,没有五年以上的积累,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增长黑客。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前段时间腾讯发布了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强调要严惩诱导分享行为, particularly 在 H5 端,诱导分享、下载、关注、跳转等行为都被禁止。对此,很多人感到焦虑:这裂变还怎么做?!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因为虽然微信对 H5 端的分享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我们还有小程序!
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市场上一些常见的裂变玩法:
- 每日优鲜邀请新用户奖励168元
- 瑞幸咖啡邀请好友赠送免费咖啡
- 得到邀请好友双方各得20元
- 微信读书邀请好友读书,获得无限卡
你看,他们都在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在聊完裂变的概念和目前最大的裂变战场——微信的裂变环境之后,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裂变的底层逻辑,也就是在谈论裂变时,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什么。
通常在做裂变的时候,我会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 如何吸引用户去分享,无论是海报、小程序、H5,还是微博等形式,最终完成裂变闭环?
- 每个用户能够带来多少新用户?
- 如何引导用户转化或留存,以降低成本?
第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吸引用户去分享,无论是分享海报、小程序、H5 还是微博等形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整个裂变路径。
这里有一个经典公式,是斯坦福大学一位博士在 2009 年发表的《行为设计学》模型中提出的,该模型可以用 B=MAT 来表达,认为一个人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要素:充分的动机(Motive),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Ability),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触发物(Trigger)。
如何理解这个公式呢?举个例子,如果有人给你发了一条微信,你没有回复 ta,原因会是什么?
- 可能是因为给你发消息的人对你来说不重要?或者消息内容不重要,不需要立刻回复?
- 可能是你暂时很忙,没有时间回复?
- 也可能是你的微信关闭了消息提醒,没有听到手机震动,不知道有人给你发了消息……
原因有很多种,但几乎每一种原因都可以对应到更深层次的动机、能力和触发机制。比如:给你发消息的人对你来说不重要,是缺乏了回复的动机;没时间回复是因为缺乏了回复的能力;关闭了提醒是缺乏了回复的触发因素......
用在常见的海报裂变上,动机就是海报提供的诱饵,比如免费的资料、课程、低价商品等等;能力是你的人脉圈子大小,你能邀请到多少人来帮你助力;而触发物是那个吸引你去分享的海报和实时提醒你助力进度的通知。
我们需要为用户设计一个有效的动机,并在用户能力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触发机制。
什么意思呢?
以上面提到的常见海报裂变为例,通过邀请他人关注公众号,给予邀请人免费的资料、书籍等方式,让有兴趣的用户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些免费的奖品,就是让用户完成相应行为的“动机”;邀请别人关注公众号,是在用户人脉所及范围内的力所能及的动作,这些动作都是用户的“能力”;而用户在每完成部分或全部条件要求后,都会收到奖励提醒或者进度提示,作为“触发机制”,刺激用户不断重复相应的动作。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这三个要素来刺激用户产生分享行为,加强用户行动的动机。这里我分享 3 种方法:
- 显著差异对照原则:对比完成和未完成某项操作之间的差异,凸显完成操作的价值和提升幅度,营造紧迫感,例如:突出课程如何能大幅提升数据抓取效率,节省时间等。
- 社会环境压力原则:利用周围人或事产生的影响力,塑造用户行为,例如:借鉴网易刷屏课程的热度,营造“错过损失”(FOMO)的情绪,刺激用户购买课程。
- 权威标杆榜样原则:使用知名人士或KOL作为榜样,为产品或服务背书,提升用户信任度和购买意愿,例如:明星或KOL推荐的课程,增强用户对课程价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