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各种科创班又成了热门话题。不少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进科创班,希望他们能学习各种知识,开拓视野,进行发明创造,最好还能对未来的升学有所帮助。
我自己也有些疑问。我观察过各种科创班,也陪儿子试听过一些课程,总觉得现在的科创班虽然看起来很美,但鲜少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量体裁衣”,似乎缺乏吸引力。
最近,我陪儿子看了浪花朵朵出品的《达芬奇的疯狂发明》和《戈德堡的机械发明》,才开始真正理解“发明”的奥妙。
先说《达·芬奇的疯狂发明》。
达·芬奇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绘画方面造诣深厚,“蒙娜丽莎的微笑”闻名于世;他在数学、绘画、建筑等领域也全面发展。他的笔记本中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只是在很久以后才被人们发现和实践。
这本书最棒的一点是,达·芬奇用笔记的形式将自己的每一个构想详细记录,包括材料、步骤等等,还绘制了结构图。大科学家果然不一般,就连笔记都如此细致。
书中也分析了达·芬奇各种奇思妙想的实际情况。
比如降落伞。书中指出,达·芬奇的发明无法改变方向,相对来说比较危险;顶部没有气孔,气流不稳定。但从笔记来看,这确实是最早的降落伞雏形了!正是经过一代代人的探索,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发明创造。
再说《戈德堡的机械发明》,我儿子说他特别喜欢这本书。他也想像戈德堡那样,做神奇的机械发明。只是,我们家空间太小,而且他也找不到那么多齿轮和机械材料。
与《达芬奇的疯狂发明》相比,《戈德堡的机械发明》更贴近小朋友的生活,将机械融入到孩子上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本书里,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利用天平、滑轮、母鸡等生理现象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不得不承认,小朋友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比如穿衣这么小的事,他还要一本正经地设置滑轮,让自己跳到裤腿上穿裤子,把梳子绑在门上梳头,真是让人忍俊不禁。难怪儿子晚上看这本书,看得都不肯睡觉。
但仔细想想,这种做法也挺好的。孩子愿意用自己的科学知识,设置一个个机关,产生连锁反应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正是发明创造的意义吗?
这真是套非常棒的书。它没有直接讲如何进行发明创造,但却充满了想象力,也解决了实际需求,还分析了各种设想的优缺点,告诉孩子们发明是在一次次试错和更新迭代中产生的。
也许,这才是解锁发明创造的最佳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