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绞尽脑汁地思考一个问题,却始终找不到答案,于是就暂时放手不管了?
过了一会儿,仿佛灵光乍现,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突然出现在脑海,这正是之前怎么也想不出来的!最终,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正是因为我们大脑的直觉思维在发挥作用。
面对需要分析的情况时,我们通常会启动大脑的逻辑思维模式。但当你能够跳出固有的逻辑思维框架去思考问题时,你就开启了创造性思维模式。
创造性思维包含三种方式:
1. 形象思维;
2. 发散思维;
3. 直觉思维;
这三种思维模式都会对我们的思考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说逻辑思维是必须培养的思考问题方式,那么创造性思维就是对逻辑思维的补充和完善。
以这个思考题为例,第一个问题可以用逻辑思维解答:拿掉任何一个“角”的两根火柴,就只剩下三个正方形。
第二个问题如果继续使用逻辑思维,就很难找到答案了。这时,我们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突破逻辑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思考。
例如,可以问问自己,拿掉两根火柴后,剩下的两个正方形,大小是否可以不同呢?如果可以,那么图中的内部两根火柴,顺着这条思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但还有另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题目只是要求拿掉两根火柴,剩下两个正方形,并没有规定如何剩下。
那么,我们拿掉原图头顶的两根火柴,得到的图案中,就会剩下两个正方形。如下所示:
虽然这个图案多了几根火柴,但由于题目没有具体要求,这个解法也是可以的。
这就是创意,它不会局限于一种解法。
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将整体思考质量提升到更高水平。
我们的大脑通常会按照既定的、熟悉的机制处理信息,但有时大脑的运作充满着意象和联想。
例如,面对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明明没有推理依据,却能够预感到某个结果,这种思考方式被称为直觉,也称之为第六感。
其背后的思考机制,可能是我们大脑对原始事物的原始理解,并非个人人生经验带来的认知。
可以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拥有一个创意思维的源泉,它超越了个人,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特质。这个源泉蕴藏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复杂的生物智慧。
美国脑神经学家拉塞·布莱思说:“创造能力强的人的神经元数量,虽然比普通人少,但可以组成丰富的功能模式。科学实践告诉我们,神经系统是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影响着创造力水平的高低。”
根据克拉克的研究,创造力强的人的大脑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 表现出快速的突触活动,引起更迅速的信息处理;
2. 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的神经元,可形成更复杂的思维模式;
3. 更多地运用前额皮层(额叶)的功能,使顿悟和直觉思维得以强化;
4. 脑波输入更快,更为持久,能够从轻松的学习、强化记忆及左右脑的综合功能中得到乐趣;
5. 脑节律的一致性、共时性和专心致志的强化。
有创造力的人神经系统强度高,兴趣和意志集中,灵活和均衡性高、分析力强,大脑功能潜力大。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具备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都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帮助。
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A和B从同一所大学毕业,去到了同一家公司工作。
两年后,老板让B升职,A心里感到不平衡。他想,一起工作的人都很努力,为什么提拔B却不提拔我呢?一定是老板偏心。
于是A去找老板理论:“老板,你吩咐我的每项工作,我都踏踏实实完成了,为什么你却只提拔B而不是我呢?”
老板没有正面回答A的问题,而是让他去楼下看看是否有东西卖。
不久,A就回来答复,说:“老板,楼下有个推手推车的农民在卖苹果!”
老板问:“苹果怎么卖?”
A:“我没有问啊,我这就去问问。”
回来后,回答老板两元一斤,老板又问道:“那这些苹果的整体质量怎样?”
A没有留意,只好下楼观察,回到答道:“整体比较红润,是来自XXX的苹果。”
老板又问A:“那要买多少斤,那人才会便宜给我们?”
A再次不知道,只好又下楼问话。
这时老板喊着A,跟他说:“现在你知道你和B的差距在哪里了吧!”
A 是那种按部就班工作的人,缺乏独立思考,而 B 则能够出色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并且超出预期。
这并非仅仅是职场经验的差异,更是思维灵活度的体现。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以更加发散的方式思考问题,而不是拘泥于一点。
如何激活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呢?第一步是摒弃旧的思维模式。
我们通常会受到两种不良思维模式的影响,阻碍创造性思维:
1. 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
这种思维习惯于将事物简单地归类为对立的两极,例如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限制了思考的广度,难以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寻找解决方案。
2. 长期积累的惯性思维:
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源于日常经验和习惯,容易将既有的经验套用在新问题上。虽然有时有效,但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这种惯性思维会导致思维局限。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摒弃这些不良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打破思维定式,激活创造性思维,需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原始观念:
当你面对一个问题、一个目标或想要改变现状时,这些都是你的原始观念。最初,我们会根据这些观念,使用旧的思维模式去行动,结果可能好坏参半。
第二步:进入预备阶段:
为了解决问题,你需要尝试搜集各种可能的方法,并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例如阅读书籍、上网查询、与他人交流等。这将帮助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观念,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第三步:进入酝酿状态:
这是一个潜意识自由活动的阶段。放松身心,暂时将问题放在一旁,不要过度集中注意力。例如散步、欣赏风景、午睡、洗热水澡等。让大脑得到休息,补充能量。
第四步:获得开窍启示:
这是思维创造过程的最高阶段,如同突然点亮一盏明灯,使周遭事物清晰明了。例如,达尔文在旅行途中,突然想到进化理论,正是这种开窍的状态。
第五步:对答案进行核实:
即使在开窍阶段获得灵感,也需要经过理性判断。你的灵感来自直觉,可能并不完全可靠。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客观地评估你的想法,并向他人征求意见,完善和修正你的设想,最终得出更完善的见解。
以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些方法:
第一:养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的习惯:
当你发现自己始终停留在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时,要停下来问问自己:还有哪些角度可以尝试?找到不同的思考方向,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运用逆向思维去分析问题: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从功能、结构、用法等反方向入手。训练逆向思维,可以扩展思考的维度。
第三:懂得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毫无限制的思考方式。它能产生多种方案、方法和建议,提出独具创意的想法,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四:发挥你的想象力,适当运用联想思维: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连接,例如桌子和电脑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给人使用的。联想思维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一个事物启发对另一个事物的思考。积极运用联想思维,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解决问题。
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习惯,你将挖掘出创造性思维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