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_思维太发散是聪明吗

2024-09-1016:30:06经营策略1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它可能以简答题、单选题、辨析题等多种形式出现,掌握发散思维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思维分为两种: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体现为“一到多”。而聚合思维则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体现为“多到一”。

吉尔福特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用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维度来衡量个体的创造力水平。

一、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强调的是数量多。例如,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所有偏旁为“氵”的汉字,写出的汉字越多,流畅性越好。

二、灵活性

灵活性,也称变通性,指的是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好。创造性高的人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创不同的解决思路。例如,让学生列举一块红砖的用途,如果学生仅列举出建筑材料范围内的例子,如盖房子、建教堂等,则变通性较差。相反,如果学生能列举出更多用途,如压纸、打狗等,则变通性较好。

三、独创性

独创性,也称独特性,指的是产生不同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例如,给被试一个一般的故事情节,要求他们想一个合适的题目,独创性高的人想的题目都比较独特,而独创性低的人想的题目都比较常规。

练习:

1. 让学生列举出报纸的多种用途,一个学生想到“学习用”、“包东西用”、“用来引火”等各种各样的答案,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 )。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创性 D. 新颖性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A流畅性强调的是数量多,B变通性强调的是类型多,C独创性强调的是不同寻常。例题中,学生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体现的是类型多,故正确答案为B。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