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过度炫耀,内心越是空虚;自命不凡的傲慢之下,往往隐藏着自卑的阴影。
泪水并非软弱的标志,而是长期坚强压抑下的宣泄。
怨恨的根源指向自身。看不惯他人,苛求缺陷,对他人厌恶之深正是对自我憎恨之烈。
接纳自我才能接纳他人。无法接纳他人者,也无法接纳自己。他人不过是自己内心映射。
情绪的产生取决于自身的情感反应,而非外部行为。
耐心地面对尚未解决的难题,珍视问题的本身以及提出问题者。
人生之路必经光明与阴暗,包括幻灭、衰老、疾病、孤独、失落、无意义感、两难选择和最终的消亡。
万物终究归于本质。人们却往往过度联想,试图填满对他人过高的期待。
教养体现了对社会秩序的尊重,使个人和他人皆受益。修养则体现了对自我的尊重,维护内心世界的秩序。
不必强求他人理解。亲身经历方能真正感同身受,但心存感激那些愿意理解的人。
一夜之间,我的心境全然不同。他从人群中走来,却只留下一场空欢喜。你带着疾风骤雨而来,我无处躲藏;你离去时扰乱了四季,我病入膏肓,难以痊愈。
莫用青春的懒惰与放纵换取一生的遗憾与卑微。今天的努力,铸就了十年的光鲜或黯淡。
如果一个人不值得你的付出,那就勇敢地转身,等待一个愿与你共同进退的人。有些人的缺点不会改变,也不会因为你的付出而成为你期待的样子。
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不苛责自己,处变不惊,建立坚定的自我价值感,不自我攻击,自信有主见,培养内在的配得感。唯有如此,我们在关系中才能自信从容,安全感十足,让爱自己变得有意义。
人不能脱离世俗生活,这里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在关键时刻,它会像一根绳索,将你从绝望中拉回安全的彼岸。
境界不一定存在于花前月下,而在于平静的心态中。内心的纯净是对自我的尊重,外表的干净是对他人的尊重。
评价他人时,应保持一定的谦卑和宽容。
许多事情无法挽回,错失便是不再拥有。不要奢望救赎。被误解时的抗辩,仿佛要掏出自己的心来证明,根本不会引起重视。缺陷与弥补、误会与解释看似联系在一起,实则毫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