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渠道销售_渠道销售怎么做

2024-09-3005:32:32创业资讯0

在当今社会,“农超对接”成为了有效的销售模式,为农产品的市场化提供了新的可能。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将优质农产品顺利推向市场,成为了许多农户关注的焦点。

01

应对供需失衡

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突发情况往往难以预测。以2018年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的佛手瓜为例。尽管该村的佛手瓜在种植时均价约为0.6元,整体行情相对稳定,但在七八月份的丰产期,却出现了价格波动,收购价骤然下降,几乎“腰斩”。

当时,弄苑村的佛手瓜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盛产期每日可下架60吨,主要销售渠道为批发市场和学校食堂。随着七八月的到来,各地佛手瓜纷纷进入丰产期,加之学校放假,需求量骤减,导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往年,学校每周向村里采购10吨佛手瓜,但一旦学校食堂停摆,传统市场的竞争激烈,价格便从每斤0.6-0.7元跌至0.3-0.4元。

为了让佛手瓜的价格回升,打破本地的价格战,扩大销售渠道变得尤为重要。在惠水县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专班的帮助下,弄苑村与省内大型超市达成购销协议。超市的生鲜部门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考察,认可了佛手瓜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指出了采摘和分拣环节的问题。他们注意到,农民在采摘时未采取保护措施,且佛手瓜未进行分类包装,这导致在运输过程中易出现擦伤,影响卖相及价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超市派出专业农技人员,指导村民在采摘前给佛手瓜套上网袋,并进行分级处理。这一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佛手瓜的损耗率,从原来的40%降至20%。

通过这样的努力,佛手瓜的销售价格逐步回升,2018年,弄苑村佛手瓜的产值突破1400万元,带动了200多户农民的收入,每户平均增收超过3万元。与此农户们也对市场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在种植和采后处理等环节进行升级。

02

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

超市不仅是产品的销售渠道,更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桥梁。它不仅能够容纳过剩的农产品,还可以帮助小众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逐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通常,农产品要进超市,需申请成为供应商。但对于一些小众农产品,种植户往往不太了解相关流程。这时,生鲜买手的角色便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帮助农户认识到自己产品的潜在价值。生鲜买手是一个新兴职业,他们并不隶属于任何公司,而是以合作形式向各大商超供货。

在农产品寻找销路的超市也在寻求更优质的货源。生鲜买手通常具备一定的“探险家”特质,他们深入未被开发的农产品市场,寻找潜在的畅销品。超市与生鲜买手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采购成本。超市自组团队进行产地评估,费用较高,而与生鲜买手的合作,能在人工成本上节省近60%。

例如,四川成都的一位蔬菜采购专家瞿杰,在多年的买手工作中,成功将许多深藏于大山中的农产品带到城市。在2018年6月,他在海拔2000多米的甘孜州丹巴县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豆荚。仅用三周时间,瞿杰便帮助当地农户将这种豆荚销售到成都的生鲜超市。

如今,由于畅通了销售渠道,这种金色豆荚在当地的亩产值达到了将近9000元,农户的收入显著提升。

总的来看,农超对接不仅是解决供需失衡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和提升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农户得以享受到市场带来的红利。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