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游戏行业的人才市场依然面临供需不平衡的局面,整体情况与去年相似,泡沫破裂的余波仍在延续。求职者的处境却显得更加艰难。近期,葡萄君与多位行业从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收集了他们的真实故事,揭示了当下的市场现状。
月薪20K的数值策划小A本在一家知名公司任职,但因公司倒闭而失业。经历了多次面试后,他拒绝了一些低价的优化方案工作,并且好不容易接受了月薪降低三分之一的工作机会,准备签合同。就在这一刻,他发现项目的主数值策划可能要离开,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使得他犹豫不决,不知是否应继续前行,生怕再陷入换工作的泥潭。
另一位曾在上海大厂工作的求职者小B,放弃了公务员考试,开始重新寻找工作。他的朋友形容他在求职过程中的犹豫不决:第一天只投递几家心仪公司,第二天又缩小范围,到了第三天开始考虑其他公司,甚至想到了外包和教育培训行业。尽管努力尝试,小B仅获得了一次面试机会,然而对方的回复却是“因内部调整,招聘名额已满”。
在这艰难的求职路上,仍有一些幸运的案例。比如,有一名年轻人辗转于几家大厂,薪资逐渐上升,最近他申请了两家公司,虽然都要求他降薪20%,但最终却得到了沐瞳开出的涨薪20%的Offer。
一位大厂的员工,曾面临裁员的危机,却意外逆袭,感叹道:“在大厂工作几年的经历就像进入了一个平流层。即使运气不佳,项目被裁,只要自身能力和口碑尚可,依然能获得昔日同事的帮助。近两年进入这一平流层的机会愈发稀少。”
猎头行业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猎头指出,过去一年他几乎没有成交一单。公司对Junior级别的候选人需求激增,资深岗位的竞争却愈加激烈,尤其是猎头们被要求定点挖角,形势愈发严峻。“相比于2021-2022年,现如今捡到Offer的机会少得可怜。”
许多公司对于招聘的需求也开始悄然变化。一家公司的高管表示,尽管去年业绩增长显著,仍裁掉了数百人,而今年新品稀缺,收入下滑趋势明显,因此公司考虑再次裁员。老板们基本达成共识:不再盲目扩大团队规模,而是更倾向于小而精的高效团队。
对于项目管理,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团队人数与产出之间的矛盾。一位老板总结道:“500人的团队,效率未必比得上100人的小团队。光是协调十几个项目经理的工作,就已经让人疲惫。”
在某大厂,一名策划在私下吐槽,项目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团队规模过大,冗员现象严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他甚至感叹:“如果能把团队人数减半,项目或许还能存活。”
猎头们也注意到,不少大厂开始将策划岗位外包,成为了成本控制的成功案例。某中小公司的成本控制方案显示,在这样的环境下,求职者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尽管公司内部仍需要人才,但愿意接受较低薪资的优秀候选人却并不多。
在这样的市场中,求职者的薪资普遍没有上涨。即便是年薪超过百万的员工,求职时的开价也几乎未见增幅。一名猎头观察到,五年经验以下的候选人,跳槽能涨薪20%已属不易,许多人宁愿保持现状,不再轻易换工作。
市场上依旧存在一些高薪岗位的需求。某知名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提到,虽然整体环境不佳,依然有资深程序员和主程等高端岗位在招聘。与此随着游戏行业的薪酬逐渐理性化,市场对于美术专家的需求依然旺盛,创新和质量成为竞争的关键。
某猎头公司合伙人表示,市场的理性逐渐显现,即便是真正的大牛,有时也会因为预算限制而无奈。比如,某位候选人年薪超过150万,但招聘岗位的预算只有80万,最终无果而终。
在这样的环境中,许多公司在招聘时更关注候选人的具体能力与经验。尽管行业内仍有一些高薪岗位,但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能够在此生存的人越来越少。求职者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公司仍在努力寻找新的制作人和高端人才,以求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某大厂的HR也指出,虽然当前整体招聘环境严峻,但对于特定技能和项目的需求仍然存在,尤其是那些能够带来创新和突破的人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但一旦行业出现新的爆款游戏,或者公司愿意重启有潜力的项目,人才市场将有可能迎来回暖的契机。求职者若能抓住机会,或许能在这一波变动中迎来新的转机。
(为保护个人隐私,个别案例的细节信息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