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电子产品市场,许多品牌纷纷推出新款设备,涵盖手机、平板、电视和智能汽车等,标榜“硬件护眼”功能,意在减轻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这一概念是否真的可靠,消费者对此充满疑问。
近来,许多电子品牌相继发布新产品,涵盖手机、平板、电视以及智能汽车等领域。消费者注意到,很多新品都提到“硬件护眼”这一新概念,宣称相关硬件能够有效降低电子设备对视力的危害。
面对这一趋势,有消费者开始询问:“硬件护眼”究竟靠谱吗?配备该功能的电子产品,真的能不伤眼睛吗?
“硬件护眼”是否有依据
不同品牌的“硬件护眼”方案多样且专业:例如,OPPO的设备采用高频PWM调光技术,并能够直接过滤高能蓝光;荣耀则结合了高频PWM调光与LTPO屏幕,并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类自然光护眼功能”;海信激光电视则采用了模仿人眼视觉的反射成像方式,并运用纳米控光技术来避免有害蓝光波段的影响……
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值得探讨。某显示屏企业的研发员陈浩解释道,
硬件护眼的原理在于通过调整电子屏的光源结构,减少有害蓝光和频闪,已有研究表明,“硬件护眼”并非是“智商税”
以防蓝光为例,蓝光是指波长在40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的光线,具有较高能量。但并非所有蓝光都是有害的,真正的有害蓝光波长约在400纳米至450纳米之间,这部分蓝光能够穿透晶状体,损害视网膜细胞。
日常生活中,日光灯和电子设备都发出蓝光,但人们一般不会长时间盯着灯具,因此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更为突出。
如今,许多电子产品开始使用OLED屏幕,这种屏幕在同等条件下所发出的蓝光剂量通常低于LCD屏。但OLED屏在低亮度下的频闪问题严重。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曾指出,频闪对人体影响较低的标准应在1250赫兹以上,但在低亮度状态下,OLED屏的频闪仅为100赫兹至200赫兹,可能对视力造成较大影响。
为此,高频PWM调光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能够提升屏幕亮灭交替的频率,使人眼无法察觉,从而降低频闪带来的视觉损伤。
显然,在减少电子设备对眼睛的伤害方面,硬件的确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消费者无法仅凭肉眼判断这些技术是否可靠,因此建议参考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
。目前,市场上已有如TUV莱茵等国际认可的检测机构提供相关认证。
常见的护眼误区
除了“硬件护眼”,许多电子产品早期就推出了“护眼模式”,并且软件市场上也有多款“护眼App”。这些真的有效吗?
陈浩表示,“护眼模式”和护眼App确实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属于
“软件护眼”——通过调整显示方式,使设备能够自动调节亮度和色彩,从而减少有害蓝光的影响,提升屏幕的舒适度
。“软件护眼”与防蓝光眼镜、膜等相似,往往会使显示颜色偏黄或偏暖,可能会影响使用体验。
那么,如果同时使用具备“硬件护眼”和“软件护眼”功能的产品,是否就不必担心眼睛受到伤害呢?显然,这并不够。
虽然蓝光对眼睛的损害最为明显,但其他光线同样存在潜在的危害。
电子产品之所以伤眼,不仅是因为蓝光和频闪,还由于长时间注视屏幕导致的视疲劳、干眼和视力下降等问题。要想真正保护视力,“护眼产品”和“护眼模式”只是辅助,科学的用眼习惯才是关键。眼科医生推荐的“20-20-20护眼法则”简单易行:每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约6米)外眺望20秒。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网络流传的护眼方法并不靠谱,例如在黑暗中使用手机闪光灯或将屏幕设置为绿色底色和文字
比如,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手机闪光灯并不能有效解决屏幕与环境亮度的差异,反而会在黑暗中加剧屏幕的刺眼程度,可能导致干眼症和其他眼病。睡前在黑暗中使用电子设备,也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这也是为何很多人“睡前越刷手机越精神”的原因。
至于“绿色屏幕和绿色文字”,则是对“多看绿色对眼睛有益”的误解。实际上,“多看绿色”是指远望草地、树木等自然景物,放松眼睛,而不是把屏幕调成绿色,这样反而可能造成视觉上的不适。
虽然“硬件护眼”技术及相关产品对减轻视力损伤有一定效果,但科学用眼方式更为重要。通过合理的用眼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视力,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