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农超对接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模式,帮助许多地方的农民解决了销售困境。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了这一模式如何改变农户的命运。
01
解决“供大于求”
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
突发情况
。2018年,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的佛手瓜在市场上的均价大约为0.6元,整体行情稳定。进入七八月份的丰产期时,佛手瓜的价格却经历了一段剧烈波动,收购价一度跌至“腰斩”。
当地的农民面临巨大压力,但他们迅速采取了措施来稳定市场。弄苑村种植了3000多亩佛手瓜,丰收季节每天可供应60吨。由于这段时间其他地方的佛手瓜也进入市场,加上学校放假,传统的销售渠道受到冲击,价格降至0.3-0.4元。这时,村民们意识到,若想保持价格,必须避免与其他地区的竞争,拓宽销售渠道。
在惠水县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专班的支持下,弄苑村成功与本省的大型超市签订了购销协议。超市的生鲜部门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后,认可了佛手瓜的优质,同时也发现了村民在采摘和分拣时缺乏保护措施,导致运输损耗严重。为此,超市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在采摘前给佛手瓜套上网袋,并进行分级包装。经过这些改进,佛手瓜的损耗率从原来的40%下降到了20%。
佛手瓜的品质得到提升,销售价格也随之上涨。2018年,弄苑村的佛手瓜产值达到了1400多万元,带动了200多户农户的收入,每户增收超过3万元。通过产销对接,农户们逐渐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调整种植和采后整理的方式。
02
助力“农货出山”
超市不仅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成为了连接产地与城市的重要桥梁。它不仅能帮助原产地的过剩农产品找到出路,还能推动一些小众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打开新的消费领域。
通常,农产品进入超市需要申请成为供应商,但一些地方的农产品较为小众,种植户对此并不熟悉,这时便需要“生鲜买手”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家农产品的价值。生鲜买手是新兴职业,通过合作形式向各个商超提供货源,他们并不隶属于任何平台,而是独立工作。
超市在寻找更好的货源的生鲜买手也在挖掘鲜为人知的优质农产品,以便推出新一轮畅销商品。这些任务有时需要带有“探险家”气质的生鲜买手去完成。与生鲜买手合作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有时还可节省高达60%的人工费用。
在四川成都的网络科技公司任职的蔬菜采购专家瞿杰,近年来将不少藏在大山深处的农产品引入城市。2018年6月,他在海拔2000多米的甘孜州丹巴县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豆荚。短短三周内,瞿杰便帮助当地农户将这种豆荚销售至成都等地的生鲜超市。
通过开辟新的销售渠道,金色豆荚的市场潜力被充分挖掘,目前每亩的产值达到了近9000元,农户的收入显著提升。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农超对接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也为农民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和提升产品质量,农户们的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未来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