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的朋友A曾经向另一位朋友B出售了一个地产项目。B在接手后,由于经营不善,心中开始产生了后悔之情。于是,他约我们一起吃饭,想要表达他想要退货的想法。A则表现得很淡定,他对B说:“今天我们不谈生意,你先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再告诉我你的感受。”第二天一早,A主动询问,“昨晚睡得好吗?感觉怎样?”B则坦言,“有点不舒服。”A微笑着回应,“没关系,我可以把钱退给你,今天下午就处理好。”当B听到这些,心中的不安顿时消散,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这项地产项目的转手似乎是在短期内的决策,但半年后,该地的房价暴涨,A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照理说,他可以高枕无忧,不再干预此事。A却始终关注着B的感受。回想起当时,A说自己的公司并没有很多流动资金,但在他看来,生意不仅仅是金钱的交易,更关乎信誉和人际关系。他认为,如果让对方感到不适,那对自己的声誉也会造成伤害,因此他选择主动退款。
如今,他们的事业都蒸蒸日上,彼此间常常开玩笑。B感谢A的宽容,调侃说:“感谢你,虽然当时退钱让我感觉舒服了,但你最终也赚到了。”看在眼里,这种基于信任的友谊令人动容。在商界,能与对手变为朋友并不容易,关键在于彼此对利益的理解与处理方式,是选择让步还是争夺?那些急于争夺的人,往往在短期内获得成就感,但长远来看,选择让步的人,反而能够走得更远。
《射雕英雄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商业世界中,与那些懂得“让”的人合作,往往能收获更多。反观那些我们不愿意交往的人,似乎可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是“货币收藏家”,他们秉持的原则是“收到的就是自己的,绝不付出”。尽管他们可能非常富有,却依然像铁公鸡般吝啬,和他们谈生意几乎是种折磨。
大多数人则属于“货币爱好者”,他们热爱金钱,通过金钱满足自己的需求,并愿意将其分享给他人,比如参与慈善活动,因此难以留住财富。而“货币收藏家”则将所有的财富收藏起来,甚至不愿意进行消费,日常生活中选择简单和低调,家里陈设着旅游时的纪念品,艺术品和字画则从未考虑过。对于他们而言,每天的任务就是细细计算各个账户上的资金,这让他们内心感到安宁。
还有一种人则是“货币的盗窃者”,即那些违法乱纪的罪犯。
他们无视规则,直接将他人的财富揽入自己口袋,秉持的信念是“你的是我的,我的绝不是你的”。这种人根本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合作。
《一出好戏》|心离钱越远,钱离口袋越近
在商场中,人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金钱的看法。时常有人开玩笑说:“心离钱越远,钱离口袋越近。”这句话的意思在于,有些人执着于金钱本身,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价值。比如,炸油饼的生意,成本五毛,售价两块,这样能赚一块五。有些人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认为“多就是多,少就是少”,从而降低成本,甚至用劣质油炸饼,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而与此另一位经营者可能会注重顾客的健康,选用最优质的油和面料,并细心地在包装上写下温馨提示。她关注的是顾客的体验,结果她的油饼因其卓越的品质而备受欢迎,门口常常排起长龙。这样的例子表明,过于关注金钱只会让生意变得短视,而用心为他人提供价值,反而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和信任。
在赚钱这件事情上,不应过于绝对地认为“多就是多,少就是少”;
同样地,把心思全放在金钱上,像“货币收藏家”那样只想着自己口袋里的财富,也是行不通的。要不断反思自己从事这项生意的原因,以及这项生意能为他人带来哪些好处。唯有如此,才能在商道上走得更远,事业发展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