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报价的时机和方式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深刻影响着成交的机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掌握何时报价、如何报价,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接到一个销售电话,对方直接问我:“你考虑得怎么样了?”这让我一时间愣住了,心中不禁思索:“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对方似乎意识到我的困惑,挠了挠头,解释说他是卖软件的。上次他打过电话,但我当时正忙,所以没接。他加了我的微信,并将价格发了过去。
他接着说,在微信上已经透露了他们的最低价格,问我是否还在考虑。回想起来,我好像确实收到了那条消息,但我只是在询问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购买意向。我回答说,暂时不考虑。顿时,电话那头的他陷入了沉默,三秒钟后,他尴尬地挂了电话。
仔细琢磨后,我意识到,报价的时机并不总是合适。在客户尚未产生购买意愿时,贸然报价可能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金额较大的情况下。一旦报价,就很难再有回旋的余地。
当客户主动询价时,如果是面对面交流,报价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若只是通过电话,且没有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直接报价则显得相当冒险。客户或许只需要一款价值2000元的产品,而我们的产品可能定价在2万到5万之间。若我一开始就报了2万,客户很可能会因为觉得过于昂贵而直接挂断电话。
但实际情况是,客户可能只想要基础的产品或简单的模板解决方案。
相反,如果客户的预算达到20万,我却随便报了1万或2万,客户可能会对我们的产品产生质疑,认为我们的报价与实际产品质量不符,进而不愿深入交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可以采取一种更加灵活的策略:“根据您所说的情况,我可以给您一个大致的报价,您觉得合适吗?”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想成交的客户通常会分享更多信息,而不是单纯要求报价。
如果客户仅仅是想知道价格,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给出一个报价区间,确保区间跨度足够大。
这样可以促使客户表述他们的需求和预算。
比如说,作为广告公司,开场白可以直接问:“您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是企业,才有投放的可能;如果是个人,可能就无法合作。再进一步询问行业背景,以确保客户符合广告投放的要求。
通过这种方式,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个人客户会立刻挂掉电话,避免了无谓的时间浪费。没有必要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讨论,结果却发现根本无法合作。
当对客户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时,千万不要直接报价。如果客户不愿意主动透露信息,可以先给出一个价格区间。若客户追问得更详细,可以引导他们讲述自己的需求与预算。通常,真正有意向的客户会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进行更精准的报价。
尽量与客户面对面或通过电话交流,避免在微信上反复沟通,因为这样成交的可能性极低。
实际案例显示,绝大多数的成交都是通过电话沟通或面对面的方式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