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市新会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独特的柑橘文化,尤其是驰名的陈皮,成为了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新会陈皮不仅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更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
三江汇流的地方,万柑飘香。这里就是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国陈皮之都”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一果双地标”品种,以其“皮肉兼用、皮比肉贵”的特性,成为新会陈皮的核心原料。
作为江门市新会区的特产,新会陈皮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唐代便有“陈皮”的叫法,而新会地区种植柑橘专为制作陈皮已逾700年。因其卓越的品质,新会陈皮在历史贸易中被称为“广陈皮”,以此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产品。凭借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及作为传统香料的广泛应用,新会陈皮在市场上享有盛名,早在宋代便成为南北贸易的热门商品,行销全国及南洋、美洲等地。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新会柑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4.3万亩,鲜果产量达15.03万吨,预计产生新会柑皮约7500吨,整个产业链的总产值也从2011年的2.77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230亿元。
在新会,传承与创新并行不悖。社德陈皮茶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相结合的典范。20多年前,来自潮汕地区的黄建社与新会陈皮结下了不解之缘,创办了这家公司。社德团队始终坚持初心,通过不断学习与创新,致力于陈皮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在传承新会陈皮文化的他们也将茶业的品饮文化融入其中,探索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形态。经过多年的努力,社德陈皮茶业在2022年推出了“社德陈皮时节养生系列”和“纯陈皮饼”等便携式产品,旨在提升新会陈皮的市场竞争力。
社德陈皮茶业的基地位于新会区会城天马三村。“我们这款用纯陈皮制作的陈皮饼茶,是参考普洱茶与白茶的制作工艺而研发的,全部产品均为标准化生产。”黄建社表示。陈皮饼的推出不仅改变了陈皮的传统储存方式,还使得产品更便于携带和运输,同时保持了口味的稳定性。这款陈皮饼的制作过程复杂,包含九大工序,确保每一块饼的质量。“我们选用不同年份的优质新会陈皮,经过蒸煮、养皮、复蒸、压饼等多个环节,确保品质卓越。”
新会陈皮以“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美誉闻名,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之一。如今,它已演变为百亿级的大健康产业。黄建社回忆起当初的选择时,心中充满信心。“10多年前,我就看好新会陈皮的发展潜力。”他坚信新会陈皮背后所蕴含的养生哲学,将为未来的市场开辟广阔的前景。黄建社的企业理念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社德的名字不仅仅是企业的标识,更代表着“舍得”的精神,强调在追求利益的也要讲究道德与责任。
社德陈皮的成功启发了黄建社,促使他想要研发纯陈皮饼。他表示:“借鉴普洱茶和白茶的经验,推动新会陈皮的创新发展。”经过两年的努力,社德终于推出了“纯陈皮饼”。自2019年起,研发团队便致力于这一项目,并在2022年8月正式发布了这一创新产品,标志着社德在产品研发与标准化生产上的飞跃。黄建社希望通过公开制作技艺,共同推动陈皮市场的成长,助力新会陈皮产业走向更高的质量发展阶段。
2023年8月28日,由江门市社德陈皮茶业有限公司主办的“纯陈皮饼”标准化生产发布会在新会区隆重举行。会议吸引了行业内众多专家与合作伙伴齐聚一堂,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此次发布会不仅是社德品牌升级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新会陈皮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与现代企业的创新。随着社德等品牌的不断努力,新会陈皮的未来定将更加辉煌,继续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与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