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怎么计算_变动成本最简单三个公式

2024-11-1321:34:05创业资讯0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的计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利润差异也较为显著。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差异。

完全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以及固定制造费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固定制造费用作为一项重要成本,被认为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无论产量如何变化,固定制造费用都要分摊到每个产品上,这样在计算单位产品成本时,固定费用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变动成本法

与完全成本法不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则不计入产品成本。固定制造费用被视为期间费用,这部分费用与特定的时间段相关,不会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它直接从当期的边际贡献中扣除,而不是分摊到产品上。

利润计算差异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计算

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包括非生产相关的成本)

其中,销售成本包含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以及按产量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计算

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计算方式则有所不同: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仅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在这种方法中,销售成本仅考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直接从当期收入中扣除。

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这意味着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从而激励企业增加生产,以降低单位成本。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不会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因此单位产品成本与产量变化无关。

产销量对利润的影响

在相同产销量的情况下,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可能是相同的,但两者的计算过程不同。若产量超过销量,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可能会高于变动成本法,因为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已经通过存货分摊,并未从当期收入中扣除。而在销量超过产量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可能会更高,因为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已经全部从收入中扣除了。

决策影响

完全成本法可能使决策者对产品的盈利能力产生误判,尤其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可能掩盖了实际的盈利情况。而变动成本法则更有助于决策者在短期内进行科学决策,因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与产量、销量相关的成本信息。

举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生产两款乐器——A和B,相关数据如下:

A乐器:固定成本为24,000元,单位变动成本较低。

B乐器:固定成本为1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较高。

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固定制造费用会分摊到每个产品上,A乐器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它的销售利润率可能高于B乐器。但如果采用变动成本法,由于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费用直接扣除,B乐器可能因为较高的销量而带来更高的贡献毛益率,进而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整体利润。

结论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上。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可能导致对产品盈利能力的误判;而变动成本法则将其视为期间费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成本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