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需求定律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它表明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则减少。这个规律的核心思想是理,即消费者总是趋利避害,追求最大利益,因此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更多地购买该商品,反之则会减少购买。需求定律的这一理论关系也因此成为了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生活中有些现象似乎与需求定律相悖。比如,一件原本标价100元的衣服无人购买,但当价格涨至1000元时,反而迅速售罄。这个反常现象表明,价格的上涨竟然能够刺激更多的需求。这一现象最早由经济学家托斯坦·凡勃伦提出,并因此得名“凡勃伦效应”。那么,凡勃伦效应是否意味着需求定律不再适用呢?
需求定律中的价格是“原因”,需求量是“结果”。按理说,价格的上涨应该导致需求的减少,而价格的下降则应带来需求量的增加。凡勃伦效应提醒我们,除了价格,其他因素也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就容易误解现象的原因。换句话说,凡勃伦效应可能是其他非价格因素与价格之间的一种巧合,而不一定是价格本身引发的需求变化。
以之前提到的服装为例,假设它从100元涨价到1000元时迅速被购买,我们可能会得出结论,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价格来购买这件商品。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这件衣服之前的价格。当价格提升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能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记忆的变化。设想一位记忆力不佳的消费者,他可能在价格为100元时并未购买,但当价格升至1000元时,却做出了购买决定。这时的价格涨幅并非促使他购买的直接原因,而是他对价格变动的知觉发生了变化。
另一种可能性是,这件衣服的款式在100元时并不流行,但当价格涨到1000元时,可能由于某部热门影视剧的影响,这款衣服突然成为时尚潮流的代表。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是受潮流趋势的推动,而非价格本身。换句话说,需求的增加是由于外部流行风尚的变化,而非价格上涨导致的直接需求变化。
凡勃伦效应通常出现在奢侈品市场上,给人一种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大,似乎违背需求定律的印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在市场上,一款奢侈品牌的手袋售价远高于法国本土市场,但这并没有让消费者放弃购买,反而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巴黎购买。同样的商品,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非单纯受到价格的影响,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驱动。如果消费者仅因为价格高而购买,那么他们应该选择在国内购买这款手袋,而不必远赴法国。
要正确理解需求定律,关键在于认识到“其他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看似悖论的现象:如果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价格是如何变化的呢?实际上,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需求量受到影响的因素——如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等因素——需要保持稳定。这些因素被称为“控制变量”,而那些影响价格但不直接改变需求量的因素,如生产成本、供应链等,则属于“工具变量”,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例如,消费者收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个人的消费偏好以及预期心理等,都是影响需求量的重要控制变量。尤其是预期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被忽略。以股市为例,若投资者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没有被充分考虑,就容易产生“追涨杀跌”的现象,似乎与需求定律相违背。但实际上,股市的这些波动正是由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而非价格本身的变化。
理解需求定律时,必须关注那些直接影响需求的非价格因素。在分析市场行为时,准确区分控制变量和工具变量,对于避免误解和错误推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