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18”购物节的临近,消费者们的购物欲望愈加高涨,许多人已经开始着手清空购物车,提前为这一年度大促做好准备。
最近,我对电商平台的预售机制进行了体验式采访。我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了一条标明发货时间为十天后的裙子。十天过去了,商家仍没有任何动静,客服的回应更是让人困惑不已——一会儿说“出货延迟”,一会儿又说“原料短缺”,无论如何都没有给出明确的交货时间。
从某种角度看,这一经历似乎代表了许多消费者在预售过程中被“耍了”的缩影。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了“讨厌预售”的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千万,大家纷纷吐槽这一现象:“以前电商平台总是以‘快’为卖点,怎么现在反倒开始‘比慢’了?”“商家是不是缺羊毛?不,应该是缺我这个‘傻羊毛’!”吐槽声此起彼伏,讽刺意味十足。
所谓“预售”,通常指商家提前发布产品销售信息,并通过一定的优惠吸引消费者支付定金,待商品正式发售时再支付尾款。最初,预售主要出现在服装行业,或是一些小众定制款商品,如手办、汉服等。如今,这种模式已经扩展到更多常见商品,甚至有的商品消费者在预售阶段就需要支付全款。
作为一种“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预售本应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商家可以通过提前测试市场需求来规划生产,避免过度库存,同时也能减轻仓储压力;消费者则能够提前锁定心仪的商品,并享受比正式发售更优惠的价格。近年来,预售制度的“变味”已愈发明显。
在我的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透露,预售背后常常隐藏着商家的“算盘”。一些商家因为电商平台的退货率较高,有时会在预售阶段接受100件订单,但实际上只生产70件商品。通过设置长时间的预售和延迟发货,他们能将前一批顾客退回的商品转卖给后续顾客。还有商家发现预售数据不佳时,便直接以各种理由取消订单;甚至有些商家仅凭一张效果图就开启预售,而为了防止商品与宣传不符被投诉,提前设定了“不能退换货”等霸王条款。
这些乱象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些商家被“预售”惯坏了,开始把它当作规避风险的工具,通过各种手段将经营中的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交易规则的不公平使得商家处于地位,可以随意设定预售和退换货规则,甚至有些平台对商家的不规范行为视而不见,缺乏有效的监管。
这种“异化”的预售模式,不仅透支了消费者的耐心与信任,也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虽然创新的商业模式值得鼓励,但绝不能放任其无序发展。否则,每出现一个新模式,消费者的权益就可能被进一步侵蚀,最终商家和电商行业也会因此遭受反噬。
治理预售乱象的工作必须加快步伐,采取更为完善的监管手段。例如,应该加强合规指导,细化预售规则,严厉打击“拖延发货”“隐瞒商品信息”“强制退款”等恶意行为。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加强对商家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提高其违法成本和失信代价。平台方也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求商家提前公开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价格、质量、发货时间等,并强化上架审核,确保信息透明、规范。
“双11”和“618”这样的购物节,常常是商家预售的关键节点,相关部门应当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从预售开始到商品签收的全过程,重点关注异常数据,及时调整和规范市场行为。
预售制度本应是商家与消费者的双赢局面,但如今它却成了商家转嫁风险、消费者承担不公平待遇的工具。为了让电商预售健康发展,回归本初的良性循环,监管和规则的完善至关重要。只有确保与义务的平衡,才能避免预售变成消费者的“噩梦”,让这一销售模式真正为各方带来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