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被称为“随机漫步假说”。该假说提出,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是无序的,呈现出随机漫步的模式,因此无法进行准确预测。这个观点最早由法国的朱利·荷纽于1863年在其著作中提出,而在1900年,法国数学家路易·巴舍利耶在博士论文中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概念。尽管如此,这一理论并未立刻获得广泛关注,直到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伯顿·墨尔基尔教授通过其著作《漫步华尔街》将其推向了大众视野。自那时起,关于“随机漫步”的讨论便成为了金融学中的一个核心话题。
尽管这一假说至今已被提及了超过百年,但它始终没有完全从“假说”转变为“理论”,其原因在于这一观点的争议性极大。为了证明这一假说的正确性,支持者们展开了许多实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让一位参议员通过飞镖随机选出20只股票作为投资组合,几年之后发现,这一投资组合的表现与市场整体表现几乎一致,甚至优于许多专家推荐的投资组合。在另一些更极端的版本中,股票的选取者从参议员变成了一只猩猩,而选股工具则是它用爪子撕碎的财经报纸,纸上遗留下来的股票名称仍然被用来组成投资组合。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随机选股”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与经过深思熟虑的专家投资组合相比,表现并不逊色。
这种实验并未能改变反对者的看法。正如今天我们看到的,尽管进化论与神创论的辩论已经持续了数百年,但它们的支持者依旧旗鼓相当。如果你认为进化论早已打败了神创论,那无疑是过于乐观了。实际上,任何与概率相关的论点往往都很难被大众完全理解和接受。这种情形并不难理解,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依据眼前发生的个案进行判断,而忽视了从长期看所呈现的趋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理解概率论的复杂性,并不比理解进化论的难度更低。
我个人认为,争议的核心并不在于“随机漫步假说”是否成立,而在于预测的时间框架。如果我们把预测分为短期和长期,问题的答案或许会更为清晰。对于短期的价格预测,几乎可以毫不犹豫地认为“随机漫步假说”是正确的,它完全符合“理论”的标准。实际上,无论采用何种分析工具或方法,预测短期内的股价变动,其结果往往不如“抛硬币”或“碰运气”来的有效。股市短期的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极其难以捉摸。
当我们转向长期股价预测时,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因为股票价格的最终体现,是企业内在价值的增长,而企业的价值增长是可以预测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和社会始终在不断进步,技术、创新、全球化等因素推动着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对于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它们不仅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还能够从中受益并实现增长。而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在长远的时间框架内获得成功。
基于这些前提,我们得出了一个看似“悖论”的结论:短期内股票价格的波动几乎无法预测,但从长期来看,价格走势则可以相对准确地预见。这意味着,预测一个企业在5年后股价是否会高于今天,反而容易得多。例如,如果我预测5年后“同仁堂”的股价会显著上涨,我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的判断胜算极大,预测的准确率会远远超过50%。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人愿意与我就这一点进行“对赌”,因为从基本面分析来看,这样的预测无疑是可靠的。
尽管“随机漫步假说”提供了对短期股市波动的解释,但它在长期投资预测上的应用,仍然需要谨慎对待。而理解企业的基本面、经济大势及行业发展等因素,才是长期成功投资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