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压铸件设计指南
第二章:产品公差与设计参考值
一、常规形状公差
镁合金的产品公差通常会根据零件的尺寸大小来确定,以下为常见的尺寸公差范围:
次要尺寸公差: 对于一些非关键尺寸,可以适当放宽公差范围,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关键尺寸公差: 对于具有重要功能的尺寸,公差应严格控制,以确保零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二、模具分型面的尺寸公差
在模具的分型面上,尺寸的公差受到模具涨模效应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模具分开成形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尺寸波动。尺寸变化与模具投影面积成正比,尤其是在使用滑块进行成型的情况下,投影面积的大小会对最终成形的公差产生直接影响。
注: 投影面积指的是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成品部分的投影区域。在此情况下,公差的控制应参照一般形状公差的要求。
三、铸件形状设计注意事项
角部设计: 为了避免铸件在成型过程中损伤模具,所有内外侧的尖角部分应进行适当的圆角处理。圆角设计有助于减小应力集中,并延长模具寿命。
壁厚均匀性: 设计时应尽量确保铸件的壁厚均匀。如果需要调整某一部分的壁厚,应采取逐渐变化的方式,避免应力集中,确保铸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壁厚选择: 在设计时,壁厚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压铸工艺的简易性、铸件的刚度与强度。适当的骨架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铸件的强度,还能改善熔汤流动性,防止变形。
节省材料: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减少孔部和凹槽的材料来节省原料,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在做出此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模具制造的成本增加,确保整体成本的降低。
细小销轴的设计: 细小的销轴通常有较好的避让性能,但由于其易弯曲的特性,需要定期更换。在压铸加工中,如果孔径较小,使用细小销轴可能并不经济,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顶针配置: 顶针用于将铸件从模具中推出,合理的顶针配置能够有效防止铸件变形。顶针应放置在不影响铸件外观和功能的部位,且顶针的数量应适中。
毛边处理: 在设计铸件时应考虑如何便于后期去除毛边。合理的设计可以使毛边去除更加容易,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避免使用复杂的中子结构: 在产品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那些难以去除的咬边和复杂的中子结构。若必须使用复杂的中子或其他特殊方法,需综合评估其对生产成本和效果的影响。
四、镁合金设计中的重要经验值
在镁合金压铸件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经验值可以作为参考,特别是在螺纹加工方面,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螺纹加工规格:
钻孔后直接攻牙: 在孔径适中的情况下,直接攻牙是常见的加工方式。
钻孔后铣刀加工,再攻牙: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钻孔后使用铣刀进行精加工,再进行攻牙,可以提高螺纹的质量和精度。
五、设计参考值上述内容概述了镁合金压铸件设计中的公差控制和形状设计原则,涵盖了多个关键因素和经验技巧。这些基本设计准则对于从事镁合金压铸产品设计的工程师至关重要,是每位设计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希望这部分内容能为您提供有效的参考,帮助您在产品设计中避免常见的设计误区,并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