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开始接触知识,学习并领悟各种新的知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知识?它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对这个物质世界进行一次理性的划分,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思想世界。第一个层次,我们称之为“世界1”,它包括了所有的物理对象和自然状态;第二个层次为“世界2”,它代表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涵盖了人的心理状态、意识形态和感知经验等内容;第三个层次,我们称之为“世界3”,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涉及到思想的内容、科学的知识、艺术的作品等客观存在的观念。事实上,“世界3”是一个包容广泛的领域,涉及了科学问题、科学理论、理论的逻辑关系等。
这三个世界彼此之间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互相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例如,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这是一种“世界1”对“世界2”的影响;而人类通过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又是“世界2”对“世界1”的作用。“世界2”与“世界3”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举个例子,一位音乐家因为情感的激荡而创作出动人的乐曲,这是“世界2”对“世界3”的影响;而当听众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时,内心的感动和激情涌现出来,这则是“世界3”反过来作用于“世界2”。
特别是“世界3”对“世界2”的反馈,极为重要。人们常常认为,科学家能够根据个人的主观意图自由创造出“世界3”的元素,比如科学理论。因而,学者们在研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时,往往过于关注科学家个人的心理活动或社会背景,而忽视了“世界3”本身的自主性,也就是科学知识本身在不断演化的过程。
“世界1”与“世界3”同样存在互动关系,不过这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世界2”这一中介实现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人类的大脑(“世界1”)与语言(“世界3”)之间的互动。二者通过人类的意识(即“世界2”)相互影响,最终推动了大脑的进化,也促进了语言的不断发展。
从整体来看,人类的知识是一种长期进化的结果,这种进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模式。这三个世界的关系可以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首先是物质世界(“世界1”),其中包括了生物有机体的存在;接着是有机体世界的进化成果——精神世界(“世界2”);而“世界3”则是“世界2”不断发展的结果,代表了人类心灵和思想的产物。
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人的精神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物质现象,尤其是我们的思维和记忆,它们来源于大脑中复杂的元和细胞活动。作为“世界3”产物的知识,既是“世界2”的演变成果,同时也与物质世界(“世界1”)发生间接的互动。由此可得出结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不断发展的。
因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它的发展也同样遵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生物进化中,选择的过程至关重要,而这一点在知识的进化中同样适用。实际上,知识的进化与孟德尔的遗传学原理、突变理论等生物学理论是相通的。
在认知活动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进展的方式与生物进化相似,通常是通过不断的试错和筛选进行的。正如生物界的优胜劣汰,优秀的理论和知识能够在进化中得以保留,而那些相对落后的或错误的理论则会逐渐被淘汰或变异。科学探索便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经过不同的理论竞争,最终进行严格的批判性评估。这个过程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批判性检验,剔除错误。科学的进化与生物界的适应过程是类似的。
爱因斯坦和阿米巴尽管都可能犯错,但两者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意识到错误并愿意进行修正,是否能够主动接受批评。科学家往往会摒弃那些虚假的理论,勇于将其淘汰,而那些盲目跟随错误信念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则会随着虚假的走向。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的进化过程实际上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延伸。这一观点的核心是:人类的知识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知识的出现就像意识和精神状态一样,是生命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世界3”与“世界2”一样,都是经过长期选择和演化的,知识的进化和有机体的进化一样,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