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用户画像的构建过程。从数据的收集到用户画像的持续迭代,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十个步骤来创建有效的用户角色。
用户画像是基于用户研究而创建的虚拟角色,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行为、体验与目标。通过描绘用户画像,企业能够更加清晰地识别出目标用户的具体特点,进而优化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用户画像不仅让我们意识到不同用户之间存在的差异,也能帮助我们精准把握用户的期望与需求,从而在设计过程中有的放矢,打造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体验。
与传统依赖设计团队偏好来指导产品开发的方式不同,现代用户中心化设计已经把研究数据和趋势作为基础,通过人格化的手段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用户画像,成为一种标准的设计实践。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纯粹依赖主观判断的风险,还能够为设计决策提供更具人性化的视角和依据。
换句话说,用户画像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多个真实用户数据的汇聚,经过整理、提炼形成的虚拟角色。这样一来,冷冰冰的数据和事实被赋予了情感与故事,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应用。在设计过程中,用户画像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从用户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以此来评估设计是否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例如,我们可以问:“这些用户正在思考什么?他们的需求和情感是什么?他们的行为模式如何?”以及“我们能如何满足这些潜在需求?”等等。
在她的文章中,用户画像领域的专家Lene Nielsen提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用户画像,旨在确保这些画像能为项目带来最大的价值。
1. 目标导向型画像:
这一类型的用户画像直接聚焦于用户使用产品的核心目的,即“用户希望通过产品实现什么目标?”在这一类型的画像中,主要目标是帮助我们理解用户希望通过哪些流程实现他们的需求和目标。这种画像建立在充分的用户研究基础上,假设我们的产品已经被验证对用户有价值,目标导向型画像就帮助我们明确用户的核心需求与期望。
2. 基于角色的画像:
这一类画像同样侧重于用户行为,但重点在于用户在其或生活中的角色。通过研究用户所处的实际环境及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和期望。例如,某个用户可能在职场中扮演经理的角色,在家庭中是父母,或是在社交圈中是者等。这些不同的角色会对产品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角色的多重身份。
3. 角色吸引型画像:
与前两种类型的画像不同,角色吸引型画像更注重情感与心理层面的因素。这类画像不仅仅呈现用户的基本需求和行为,更通过故事和情境的方式让用户角色生动起来。通过深入描述角色的背景、动机、情感状态等方面,让设计团队更容易与用户产生共鸣,从而在设计时更好地照顾到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4. 虚构型画像:
虚构型画像并不依赖于实际的用户研究数据,而是基于设计团队的经验和假设进行构建。这类画像的典型特点是基于团队成员对用户的理解和互动经验,描绘出一个“假设性”的用户。尽管这些画像可能存在偏差和不完备,但它们可以作为设计初期的草图,帮助团队在早期阶段明确用户需求的方向。
这些不同类型的用户画像各有侧重点,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避免过于主观的设计决策。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Lene Nielsen提出的10个步骤,完成用户画像的创建和持续优化。这些步骤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据收集与分析(步骤1、2)
在这个阶段,团队首先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用户数据。进行高质量的用户研究,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需求和痛点。研究阶段被称为“共情阶段”,旨在通过真实的用户数据建立起对目标用户的深刻理解。
第二阶段:画像角色描述(步骤4、5)
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团队将用户的特征进行整合,逐步构建用户画像。每个用户画像都应包含详细的背景信息,如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兴趣、价值观等,同时加入一些虚构的细节使画像更具现实感。给每个画像命名,并创建一到两页的详细描述,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用户。
第三阶段:问题分析与思想开发的场景(步骤6、9)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让用户画像在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设计情境,让团队能够具体感知每个用户画像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指导产品设计的方向。
第四阶段:团队参与与认可(步骤3、7、8、10)
在整个过程中,团队的参与至关重要。设计团队成员应该积极参与用户画像的构建,并对每一个阶段的决策进行讨论与反馈。通过广泛的团队协作,确保每个成员都能深入理解用户画像,并认可其价值。
这些步骤为用户画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框架,但在实际项目中,可能因时间和资源限制,无法涵盖所有步骤。尽管如此,遵循这一流程,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画像的实际效用。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用户画像示例来进一步理解如何运用这些步骤。
克里斯蒂的用户画像:
克里斯蒂是一位23岁的年轻女性,住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间小公寓里,单身,专业是人类学,做服务员。她对旅行和体验不同文化充满热情,曾在卢旺达做志愿者。她的生活比较简单,喜欢静静地在家看书,或者与少数朋友在咖啡店共度时光。她不太关注时尚,更注重的是内心的价值观。
克里斯蒂热爱健康生活,喜欢喝茶和做健康的餐点。虽然她偏爱有机食材,但有时因为预算问题并不能做到始终如一。她拥有多种设备,如MacBook Air、iPad和iPhone,利用互联网进行学术研究,购买图书,观看电影和音乐。
克里斯蒂的生活节奏相对规律,早上7点起床,8点15分上学,午餐通常和学习伙伴一起吃。她每周会花15小时上硕士课程,剩下的时间用来自习或做工作。
她的未来梦想是将工作与旅行结合,前往发展中工作,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她目前还不确定是否结婚生子,但她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可能性。
结语:
用户画像的构建不仅是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它更是一种将设计决策人性化、情感化的手段。通过系统的研究和细致的描绘,团队能够在产品设计中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最终实现更高的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