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第十一届网络视听如期召开,会上发布了《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报告中有两组数据尤为引人注目:
第一,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数量已突破10.74亿,网民使用率高达98.3%。
第二,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用户表示,自己曾通过短或直播购买商品,其中四成以上的用户认为,短和直播已成为他们的主要消费渠道。
这两组数据结合在一起,意味着约有超过七亿人参与了直播带货。如果你不在这其中,可能会不禁好奇:为什么如此多人对直播带货如此着迷?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直播带货为何会成为如此受欢迎的消费方式。
价格诱惑
不可否认,价格优势是直播带货的核心动力之一。没有强大的价格竞争力,直播电商的市场也难以达到今天的规模。人类的消费心理天然趋向便宜,而近年来的消费趋势更是让“性价比”成为了购物决策的关键词。
那么,直播带货的商品为何如此低廉?这种低价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是源头直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一原则是直播电商的基石。直播主播通常直接与厂家合作,去掉了中间商环节,能够获得更优惠的进货价格,因此以较低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
一部分商品通过去品牌化的方式降低了成本。许多直播带货的商品并非大品牌,而是缺乏品牌包装的“白牌”产品。没有品牌溢价和高额广告费用,商品价格自然便宜,但品质上也可能存在一定风险,这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一些大品牌商品,如iPhone等,直播平台往往通过补贴来降价。平台通过补贴吸引用户购买,既能够提高平台的流量,也能促进商品的多样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价格因素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加入直播购物的行列,形成了庞大的用户。
信息茧房的作用
直播带货的价格优势并非没有争议,有些商品虽然标榜低价,实际上可能是“伪低价”,而这一现象背后,正是信息茧房的作用。
所谓信息茧房,是指通过控制信息流通,制造信息差。当消费者习惯性地在某个主播的直播间购买商品后,他们对其他渠道的价格和产品信息了解逐渐减少。主播可能会通过宣传“全网最低价”等话术,利用消费者缺乏对比的盲区,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得到了超值优惠。
直播带货也吸引了不少原本没有网购经验的用户,特别是一些短用户,他们在之前并不熟悉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而是通过直播间进入了电商世界。这同样是一种信息茧房的表现。
真实感的展示
相比传统的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商品展示方式更为生动、直观。传统电商中的商品大多经过了精心设计的“视觉包装”,消费者难以判断实际效果。而直播带货则通过从开箱到试用的全程展示,让消费者能够“所见即所得”,大大减少了购物时的疑虑。
特别是食品和服装类商品,直播中主播亲自试吃、试穿,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判断产品的实际效果。例如,主播吃到美味的食物时表现出来的满足感,或者模特试穿衣服时展现的效果,都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商品的展示都完全真实,尤其是珠宝玉石类商品,往往通过强光、滤镜等手段营造出与实物差异巨大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消费者会因产品与期待不符而选择退货。
促进消费决策
在直播购物中,主播不仅仅是销售员,还是消费者的“购物顾问”。他们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导购建议,帮助观众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以李佳琦为例,这位被称为“口红一哥”的主播,凭借其卓越的化妆技巧和对口红的深刻理解,吸引了大量粉丝。每当李佳琦在直播中试色时,他不仅介绍每支口红的色号,还巧妙地通过场景化的语言帮助消费者想象自己涂上口红后的样子。“穿风衣的时候就该选这种色”,“这款是夏天的必备色”,“涂上它,就像小精灵在你嘴巴上跳舞”等形象的描述,使消费者能够快速代入,增强了购买欲望。
直播购物本身也有很强的即时性。有些消费者在没有明确购买目标的情况下,只是跟着主播的推荐看一看、听一听,最终因为主播的推荐和引导而做出了购买决策。这种即时的购买冲动往往来自于主播对情绪的激发和消费决策的引导。
情绪价值
有些消费者的购物动机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需求,更多是为了娱乐和消遣。直播带货的场景往往融合了许多娱乐元素,例如明星嘉宾、才艺表演等,使得整个购物过程更具趣味性。这些娱乐性内容让消费者在享受购物的也能感受到一种情绪上的满足。
例如小杨哥,他曾从娱乐直播转型为带货主播,以幽默风趣的直播风格吸引观众。在直播过程中,他不仅展示商品,还通过各种娱乐环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形成了一个“反向带货”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他能迅速吸引大批观众,进而实现转化。
直播带货还增加了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实时参与到直播中,购物不再是单向的消费,而是一种集体参与的社交活动。这种互动性和社交感,使得用户在购物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情绪上的愉悦。
粉丝效应的力量
直播带货的成功与主播与粉丝之间的情感连接密不可分。一旦消费者成为主播的忠实粉丝,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再仅仅基于理性考虑,而是出于对主播个人的支持。
董宇辉便是粉丝效应的典型代表。他的粉丝有着强烈的“饭圈文化”,许多粉丝会通过转发和评论的方式支持他,甚至在购物时也更多地是在支持他这个“人”而非商品本身。董宇辉的直播不仅仅是一场购物活动,更像是一场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
粉丝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能够快速提升主播的影响力,但也需要主播本身的不断努力和商品质量的保障。如果主播仅仅依赖粉丝效应,而忽视了商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那么这种效应也可能迅速消退。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拥有超过7亿用户的巨大产业,其背后蕴含的逻辑是多方面的。尽管其中不乏一些问题和乱象,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相信直播带货的市场将会更加成熟。理性消费、理智决策仍然是每个消费者应该保持的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