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顾一个失败的项目时,常常发现许多问题源自需求分析阶段。需求的不断变化也常常是由最初的需求不清晰所导致的。项目需求有时像个谜一样,难以捉摸——它们到底是什么,来源于哪里,又希望达成什么目标?理清这些需求,简直就是一场读心术。
正如俗话所说:“需求分析得当,项目早交付。”为了更高效地梳理和管理项目需求,以下四个策略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1、需求分析要从业务出发
假设你和客户就一个项目进行讨论,开始时你会听到这样的话:
客户:“我们想做一个办公管理系统。”
项目经理:“这个系统希望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呢?你们想用什么数据库?预计有多少人使用?系统架构方面有何要求?”
客户瞬间愣住了:“我只知道这个系统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其他的我真的不清楚。”
项目经理通常具备扎实的技术背景,但需要明确的是,项目经理的角色并非技术专家,而是一个“业务层面的管理者”。需求的切入点应该始终聚焦于业务本身。
“请问,为什么要开发这个办公管理系统?您遇到的主要业务问题是什么?这个系统最希望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作为项目经理,你需要明白,客户的业务目标远比技术实现更为重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做这个系统的目的”,而不是“怎么做”。
2、确保和对的人谈需求
你可能经历过这样一种情形:与客户的副总经理沟通了许久,最终确认了项目需求,并整理成了文档。当文档提交给公司高层领导审阅时,结果却被彻底,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这反映了一个问题:需求沟通的对象选错了。在一些情况下,项目需求并不来自技术部门,而是来自业务部门。作为项目经理,你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敏感度,直接与业务部门的核心人员进行沟通,而不是单纯依赖技术经理。
在业务层面,需求往往模糊不清,甚至很多时候客户自己都不太确定想要什么。因为需求的背后,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博弈,复杂且多变。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还需要耐心与各方进行协调、妥协,最终才能达成一种“相对一致”的共识。
项目经理在与客户沟通需求时,一定要找对人。如果面谈不便,尽量通过电话、邮件或其他形式取得联系。
3、需求确认至关重要
在你与客户沟通完成后,需求文档已经整理好,你迫不及待地交给老板审核。
项目经理:“老板,这是项目的需求文档,包括交付时间、验收标准。您看看,没问题的话就签个字吧。”
老板会乖乖签字吗?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他并不表示拒绝,内心却可能并未完全确定是否要签字。
“先做部分看看吧。”
“你是项目经理,你定吧。”
你当然有决定权,但你不是客户,更不是老板,需求文档的确认需要客户、尤其是高层领导的深思熟虑。在这个过程中,老板可能并不会主动为项目考虑问题,而是往往等着项目经理去提醒。
不管是通过签字、沟通、协商还是耐心劝说,项目经理都必须促使相关方认真思考项目的目标和需求,确保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能够达成一致。不管是多么的领导,项目经理都要坚持立场,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明确浅层需求与深层需求的区别
假设你已经与客户谈好了项目细节,开始讨论技术方案时却遇到了分歧。
项目经理:“这个方案比较简单,成本也低,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客户:“我不介意成本高,最重要的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还是建议选择一个更复杂的方案。”
项目经理:“这种方案也是非常可靠的,我们做了很多类似项目,没有出现过问题,您可以放心。”
客户依然坚持:“我还是选择更复杂的方案。”
你可能会有些不解:为什么要多花钱,明明有一个简单且可靠的方案可用呢?客户为何不明白这个道理?
后来你得知,客户的公司之前一直采用类似的复杂方案,客户只是不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更关注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而非追求短期的成本节省。
在需求沟通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更多的耐心、技巧以及深入的沟通。客户真正的需求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出在技术层面,而是在于对需求的深层理解。
在需求讨论时,项目经理必须站在业务的角度,与真正的业务负责人深入对话。还要与老板沟通,确保他们对项目的目标达成一致。最终,项目经理需要像解读他人内心一样,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
需求分析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工作,它更关乎于业务目标的明确、沟通的精确和各方需求的平衡。通过以上四个策略,项目经理能够更加高效地梳理和管理项目需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