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ke广告_可口可乐创意广告

2024-11-1605:38:45创业资讯1

在电视剧《广告狂人》最终季的收官之际,当可口可乐的经典广告《我想为全世界买可乐》(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出现在观众眼前时,许多人心中涌现出一种久违的平静与释然。这则广告的创意与执行堪称传奇,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力量,至今依然让人动容。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山顶上,可口可乐公司为拍摄这支广告,特意从世界各地挑选了200名年轻人。这些人身着各自的传统服饰,按照倒金字塔的形式,整齐地排列在山巅。他们手中都着可口可乐瓶,眼神专注地凝视前方,声音整齐划一地歌唱着那句“我想给世界一个家,用爱灌溉它,种上苹果树,养上蜜蜂和雪白的斑鸠”。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诠释了对和平与友爱的渴望,瓶中可乐成了这一愿景的象征。

这场拍摄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过程中遭遇了不少波折,甚至差点因天气原因而功亏一篑。

想法闪光,拍摄突围

广告的灵感来自一位名叫哈维·加博(Harvey Gabor)的美术指导,他提出了“世界合唱团”的创意。这个创意的核心是在山顶上集合来自不同的年轻人,汇聚他们的声音与力量,共同唱响这首具有全球意义的歌曲。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经理艾克·赫伯(Ike Herber)对这个构思非常看好,决定为之投入巨资,预算高达10万美元。

最初的拍摄计划是在英国的多佛悬崖完成,制作团队也做了充分准备。超过百名英国学生以及65位主要演员将参与拍摄,通过对口型的方式展示这一画面。拍摄过程中,接连三天的大雨却打乱了原本的计划,天气的恶劣让整个拍摄无法进行。无奈之下,制作团队只得将拍摄地点转移至意大利的罗马。

即便如此,天气依旧没有放过他们。持续的暴雨让拍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当工作人员终于完成了直升机镜头的拍摄时,第二天却发现拍摄的画面全被大雨毁了,演员们的衣服湿透,原本精心布置的场景也显得狼藉不堪。这次拍摄的所有镜头都无法使用,整个制作预算也因此打了水漂。

增加赌注,再次出击

面对拍摄的失败,可口可乐并没有气馁。尽管遭遇了挫折,广告制作人贝克尔(Backer)仍对这一创意充满信心,决定继续投资。最终,广告公司再次增加了预算,这一次的总费用达到了惊人的25万美元。这个数字在当时的广告行业中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确保这次拍摄成功,制作团队再次精简了人员,选择了200名来自罗马的年轻人组成合唱团。与最初计划中的大规模演员阵容相比,人数大大减少。开场的女主角则由导演与制作人一同在市集广场寻找,最终挑选了一位来自英国的女教师琳达·尼里(Linda Neary)。拍摄的各个镜头也分为两部分进行,广告的开场部分在罗马的赛车道上拍摄,而合唱团的部分则在山顶完成。幸运的是,这一次,天气终于配合,拍摄顺利完成。

广告横扫市场,歌曲风靡全球

这支广告于1971年7月正式在播出,立即引起了热烈反响。可口可乐用这则广告传递的爱与和平的信息深深打动了观众,广告歌曲也迅速成为了热门曲目。尽管广告本身并未明确提到可口可乐,但人们却不自觉地将这首歌与品牌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广告播出后的几周内,可口可乐公司收到了超过10万封信件,观众纷纷要买歌曲的乐谱,甚至还希望能听到更多类似的歌曲。

歌曲的表现也相当亮眼。1972年初,这首歌的专辑销量突破了100万张。正如《纽约》所调侃的那样:“这无疑是一次潜意识的广告轰炸。”这首歌不仅在席卷了各大音乐榜单,还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唱开来。从学校的合唱团到的圣歌队,再到各种乐队的演绎,歌曲《我想为全世界买可乐》无疑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性曲目。

至今,这支广告依然被视为广告史上的经典之一,不仅仅因为它的创意与制作,更因为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至今仍然打动着无数人。这首歌,也因此成了永恒的旋律,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