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习惯传统的方式,线上业务根本做不好!”
“只要按以前的方式操作,肯定能成功。”
“如果业绩没达标,肯定是团队不行。”
……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被这种“固守思维”所左右,依赖过去的经验和方法去应对眼前的新挑战。
但我要提醒你: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警惕自己落入惯性思维的陷阱。
惯性思维,是你成功路上的最大敌人。
什么是惯性思维?
“惯性”这一词来源于物理学,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简单来说,惯性就是抗拒变化、沿着原有轨迹运行的特性。
而惯性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固守旧有思维方式的状态,我们在面对新问题时,无法跳出过去的框架,依然用习惯性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
举个例子:你听过“跳蚤试验”吗?
有一位教授将几只跳蚤放进一个一米高的玻璃杯里,跳蚤们很轻松地跳出了杯口。
然后,教授在杯口上加了一块玻璃盖。每当跳蚤跳起来时,它们都会撞到玻璃盖,经过多次碰撞后,它们便学会了跳跃时自动避开玻璃盖的高度。
教授移除了玻璃盖,但这些跳蚤却再也无法跳出杯子了。
这个实验,揭示了惯性思维的本质:一旦我们习惯性地接受了某种方式,就会局限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无法突破原有的框架。
同样的现象在职场中也屡见不鲜。
例如,在绩效评估时,很多管理者习惯性地只看员工过去的表现,而忽视了他们的成长潜力;在做创新业务时,团队未能成功,往往会归咎于员工能力不足,而不去反思是否是公司的战略、结构出了问题;在设定目标时,很多人也倾向于沿用过去的成功经验,而不去寻求新的突破。
这种固守习惯的思维方式,常常导致我们无法及时调整和适应新的变化,错失了许多提升和创新的机会。
惯性思维,如何破局?
想要打破惯性思维,首先要认识到它的危险性。
接下来,我想分享几个打破惯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1. 保持开放心态,放开思想
人类的大脑天然倾向于遵循熟悉的思维路径,这使得我们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中。打破惯性思维的第一步,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接纳新的观念与方法。
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说:“熟悉产生轻视。” 我们太过相信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往往忽视了那些可能带来改变的新思路。要打破惯性思维,首先要放下自以为是的偏见,不断提醒自己:世界在变,我也要变。
2. 深度思考,深入问题本质
惯性思维往往伴随着懒惰的思维方式,依赖现成的经验和惯例来做决策,而不是深入思考和分析。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许多人为了避免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这种逃避思考的态度会导致我们错失发现问题深层原因的机会。
举个例子,如果销售业绩不理想,一些销售经理习惯性地将责任推给运营团队,认为是线索质量差,实际问题可能是销售人员没有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或者在拜访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
深度思考要求我们从表面现象跳脱出来,去追寻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还要继续问“为什么的原因是什么”。
3. 逆向思维,打破路径依赖
惯性思维还表现为对既定路径的依赖,即路径依赖。当我们总是沿着既定的路走时,可能会忽视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逆向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鼓励我们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挑战常规方法,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小马宋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当暴风科技急需大量产品经理时,传统的广告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于是,小马宋老师决定跳出常规,和西少爷肉夹馍合作,在全国的连锁餐厅推出产品经理套餐活动:只要是产品经理,拿着名片就能以1元的价格享受套餐。这个创意活动吸引了大量产品经理投递简历,打破了传统的僵化局限,效果显著。
通过逆向思维,我们能够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找到不同寻常但有效的路径。
4. 创新意识,拥抱新方法
“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 当我们固守旧有的经验时,很容易忽视外部环境的变化,错失创新的机会。
很多时候,行业的变化、市场的变动,都要求我们摒弃过时的做法,敢于尝试新方法。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曾说:“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而是已知的东西。”
真正的创新,往往源自于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赢得更多的机会。
打破惯性思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你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接受新思想;要善于深入思考,洞察问题的本质;要敢于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你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不被过去的经验束缚。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惯性思维常常是阻碍个人进步的最大敌人。如果你能打破这一思维的束缚,将会在职场和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