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人成交12人成交率是多少_23人成交14人成交率是多少呢

2024-11-1606:55:27创业资讯0

最近,我在辅导一位学员时,他向我提出了一些困惑:

“陶老师,为什么我最近的业绩一直不理想?”

“我明明有很多潜在客户,为什么到最后这些客户还是没能成交?”

在和他进行了一番语音沟通之后,我认真听取了他的情况,并问了他一些详细的问题。通过他每天写的工作计划和跟进客户的清单,我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问题找到了之后,他很快意识到,并做出了调整,接下来的业绩开始迅速回升。

这位学员最近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过多地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了几个月前筛选出来的潜在客户身上。他认为这些客户如果不成交就太可惜了!毕竟,这些客户都是他在早些时候花费了大量精力引流过来的,而且他们都有需求。

我于是问他:“为什么你没有在更早之前就去跟进这些客户,为什么不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努力争取成交呢?”

他回答:“前段时间工作上有很多事情,我确实没时间去跟进这些客户。现在忙完了,才有了更多的时间,想集中精力去抓住这些客户。”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他逐渐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真正的“意向客户”并不是那些几个月前筛选出来的客户。实际上,那些客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需求的热度早已大幅下降。比如,假设热度是满分10分,那么这些客户现在可能只有1分的兴趣。

我相信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时候你非常想购买某件商品,或者报名参加一个课程。那时你对这个产品充满兴趣,详细咨询了很多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并没有立刻下单。结果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过去后,你的兴趣逐渐减退,甚至当对方来跟进时,你已经不再有购买欲望了。

如果当初在你最有兴趣的那几天里,对方能够高效、专业地回应你的疑问,帮助你消除顾虑,给你更多的价值,那你很有可能就会当场成交,而不是拖延。

但如果对方错过了那个黄金跟进期,而是在几周后才联系你,你的兴趣可能已经冷却了,那时你可能根本不想再了解了。

我想强调几点:

半个月前、一个月前,甚至几个月前筛选出来的“意向客户”,如今已经不再是意向客户了。客户当时的需求可能很强烈,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需求已经不再那么迫切,热度大大降低了。

你应当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最近三天内的意向客户上。我们称之为“72小时定律”。

举个例子,当初你咨询某个商品时,正是因为在这三天内,你对该产品的兴趣最为强烈。如果此时商家能及时回应你的需求,解答你的疑虑,展示足够的价值,那么你可能会在这个热度期内立刻成交。

接下来,我告诉这位学员:

你目前的客户跟进清单中,很多都是一个月前甚至两个月前筛选出来的客户,这些客户的热度早已降低,已经无法算作真正的“意向客户”了。而你每天花大量时间去跟进这些“冷”客户,最终业绩也自然不佳。

他听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陶老师!接下来,我会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在最近72小时内的潜在客户上。”

我也提醒他,趁热打铁的清单应该专注于那些最近三天内表现出强烈兴趣的客户。这些才是离成交最近、最容易达成的客户。

特别提醒1:

并不是说那些一个月前、两个月前的客户就没有成交的可能。他们仍然是准客户,毕竟当初他们找过你、咨询过你,说明他们有需求。如果他们当时没有删除你,说明他们的需求仍然存在。

只是相对于近期的客户,这些“老客户”的需求热度已经降低了。重点应放在最近三天内的客户。

特别提醒2:

对于那些一两个月前的客户,他们的需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温。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你曾经有过想购买某个商品的念头,虽然当时没有购买,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生活经历的变化,你的需求可能会再次升温,最终决定去购买这个商品。

对于这些潜在客户,你仍然可以通过持续提供价值、与他们互动,不断刺激他们的需求。当他们的需求重新升温,且你依然在他们的视野中时,他们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找到你并完成购买。

如果你是高手,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主动刺激这些客户的需求,从而让他们的需求快速升温,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最终,这位学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表示将会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最近的意向客户上,快速推动成交。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