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品行业的异常销售费用问题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中领域,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重。
多个知名中企业的财务数据出现了异常,其中ST百灵(002424.SZ)、广誉远(600771.SH)和金花股份(600080.SH)的销售费用问题,成为了监管的焦点。
1. 销售费用高企,金花股份三年居中企业前列
8月2日,ST百灵发布公告,称由于销售费用归属期不准确及会计处理存在严重偏差,公司多年的财务数据披露不真实,贵州证监局已对其发出整改通知。这一问题与公司对销售费用的处理不当密切相关。
同样,广誉远也因销售费用处理不当遭遇监管处罚。4月10日,广誉远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局行政处罚,原因是销售费用的归属期间存在不准确或会计处理不规范,涉及七年半的财务问题,业内。
两家公司在销售费用上的异常支出尤为突出。2022年,广誉远的销售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0.11%,在中企业中排名第一。ST百灵2023年的销售费用占比则为60.56%,在当年主板上市的中企业中位列第三。
在制行业,销售费用过高往往是财务舞弊和的信号。中曾在2021年发布的文章《深度关注|剑指企带金销售》中指出,销售费用过高、数据等行为背后,往往藏匿着带金销售的行业潜规则。这种行为不仅推高了品价格,也导致医保和患者承受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金花股份在2021至2023年间,连续三年其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位居A股主板上市中企业前三位。最近,上交所向金花股份发出的监管问询函,进一步质疑了该公司在销售费用上的异常支出。
上交所指出,金花股份2023年的销售费用为3.42,占营业收入的60.56%。其中,市场推广服务费用高达1.88,占销售费用的54.97%。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实相关交易方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资金或业务往来,并调查是否存在向控股股东及相关方输送利益的情况。
2. 高毛利产品依然亏损,金花股份面临经营困境
金花股份主营骨科类中成和免疫类品的研发与销售,产品包括金天格胶囊、金花牌转移因子胶囊和转移因子口服液等。尤其是金天格胶囊,近年来占据了公司绝大部分的营收。
根据相关统计,金花股份的骨科类产品毛利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90%,这与高端白酒的毛利率相媲美。这一产品本应是公司的一大“现金牛”。
尽管金天格胶囊在市场上的表现十分抢眼,金花股份却未能因此实现盈利的增长。根据米内网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金天格胶囊在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7.81%,继续稳居市场领先地位。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毛利率极高,金花股份的营业收入在过去十年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13,而到2023年,收入已降至5.65。更令人的是,公司在2023年竟然陷入了亏损,归母净利润为-4,289.06万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销售费用的持续攀升,成为了金花股份盈利能力的最大“掣肘”。自2014年起,金花股份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就逐年上升,2014年为36.53%,到2023年已达60.56%。这笔高额的销售开支,几乎吞噬了公司所有的利润空间。
整体来看,金花股份的经营模式和财务状况令人堪忧。高毛利产品未能带来预期的利润增长,而不断膨胀的销售费用却拖累了公司的财务健康。如何应对监管层的质疑,以及如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