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专卖店_我附近的土特产店

2024-11-1705:22:33创业资讯1

最近,二案镇新开了一家“赵一鸣零食店”,由于临近车流如织的好润多大超市,且门口悬挂着巨大的三天折扣促销广告,吸引了大量顾客。店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似乎完全不输“好再来”和“馋嘴屋”两家零食店的生意。我进去一探究竟,只见琳琅满目的精美包装食品堆满了货架,尤其是一些零食深受年轻人喜爱,纷纷大包小包地放进购物车,似乎完全不顾价格,生怕错过任何一款。我也挑了些,花了五十多元买了些西亭脆饼和如皋肉松。走出店门时,我不禁回忆起儿时的零食,那时的味道与今天的这些零食相比,似乎更为简单却充满了家的温馨。

小时候的零食种类并不繁多,平日里吃的无非是米面炸糖、喷炒米、喷玉米花、馒头干、贴脆饼、炒蚕豆、炒黄豆、炒花生薄荷糖等。真正能够让人期待的是中秋节的月饼和节庆时的专属零食——熬炒米糖、熬芝麻糖、熬花生糖和蒸馒头笼糕(即黄毛糕)。如今,想要重温这些传统的味道,我会带你去二案红星花苑南区的黎明传统食品店,那里的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手工制品,都是地道的乡土味道。店主龚黎明,早年在北京经营过缝纫店,也曾在非洲打工五年。近几年,他回到家乡,开设了这家传统零食店,专注于炒米糖、芝麻糖和花生糖的制作与销售。

炒米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炒米糖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零食,每到春节,街头巷尾、菜市场以及乡村的各个角落都会弥漫着炒米糖的香甜味,令人陶醉。那些年,孩子们满街跑,每次看到有卖炒米糖的摊位,便会忍不住驻足,仿佛脚被粘住一样,深深地吸引着。锅里糖汁咕嘟咕嘟地翻滚着,龚师傅拿着铲子熟练地,糖与米粒逐渐融合,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香。经过冷却后,糖块切成小块,咬一口,硬脆的糖外壳渐渐溶化,甜蜜的味道在口腔里流动,随之而来的是清脆的碎渣。这一口口炒米糖,仿佛拉开了新一年的序幕。

芝麻糖

芝麻糖,酥脆香甜,芝麻的香味浓郁,是一道小小的传统零食,尤其在节庆时节才会出现。制作方法并不复杂,龚师傅在锅中先融化冰糖,糖浆变成琥珀色后加入熟芝麻,迅速搅拌均匀,再趁热倒在湿布擦拭过的菜板上,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待糖稍微后切块保存。提到芝麻糖,龚师傅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传说:每年腊月廿四是传统的“祭灶”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各式糖果,以供奉灶王爷,祈愿来年日子红火,生活甜蜜。芝麻糖作为传统的年货之一,也成了这个节日的重要“贡品”。

花生糖

在我的记忆中,花生糖的味道总是与过年紧密相连。那时,街头并不像现在这样有那么多的炒货摊,能在过年时品尝到香脆可口的花生糖,简直是一种幸福。花生糖的做法也并不复杂,龚师傅将熟花生仁、麦芽糖和白糖炒制而成,糖浆的香甜与花生的酥香交织在一起,一口咬下,甜蜜的味道在嘴里荡漾,简直让人停不下来。制作时,先将白糖在油锅中融化,再加入麦芽糖,继续炒制至糖浆变成琥珀色。随后加入花生,快速翻炒,使糖与花生充分融合。将它们倒入模具中,待糖凉后切块。无论大人小孩,都很难抗拒这份美味。

对于我们二案的乡亲们来说,过年时除了丰盛的菜肴,炒米糖、芝麻糖和花生糖等传统甜点更是不可或缺的年味。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将这些甜点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左邻右舍串门拜年时,看到这些传统食品,便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那一刻,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年味”。

分享一首故乡的儿歌,便是对这篇文章最好的结尾:

你拍一,我拍一,过年过年吃点甜;

你拍二,我拍二,明年后年蜜如糖;

你拍三,我拍三,年年岁岁甜蜜蜜;

你拍四,我拍四,岁岁年年香喷喷;

你拍五,我拍五,家家户户福满满;

你拍六,我拍六,子子孙孙步步高,步步高……

2024年10月28日,写于如皋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