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势不安,外部形势纷繁复杂。俄乌冲突、巴以矛盾、南海局势紧张、胡塞曼德海峡等一系列地缘危机,让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面对如此严峻的外部挑战,外贸依然强劲发展,展现了大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近日,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8.58万币,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额为16.45万,进口额为12.13万,分别增长6.9%和4.7%。贸易顺差同比增长了13.6%。仅8月,进出口总值便突破3.75万,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增幅达8.4%,较7月份增长了1.9个百分点;而进口则保持平稳。
这些喜人的数据使得航运业界纷纷庆祝,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力量,的制造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制造的全球化之路,面临着三个重要的“门槛”:制造、品牌和认证。
制造业背后的困惑不难理解:虽然制造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贡献了全球1/3的新增价值,但并没有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在全球贸易中表现强劲,但其标准体系仍然由其他主导。就像古代的始皇帝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尽管的外贸规模庞大,但在国际市场的标准体系上,总是依赖他国的规则。
看似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如ISO或IEC接轨,但这些实际上只是“套皮”标准。它们不过是将国际标准翻译成中文后进行等同解释,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引领。的消费者和企业往往关注的是“Made in China”的产品质量提升,而忽视了认证体系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海外认证机构手中。
例如,的UL认证对于商品进入市场至关重要,而瑞士SGS的认证则在非洲市场几乎等同于通行证。每年,的商品出口总额接近3.4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的14%左右,而这一切都依赖于这些国际认证机构所颁发的。尽管在国内市场实施3C认证,但这一认证在许多国际市场并不被认同。3C认证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内消费者的安全,与商品出口关系不大。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认证机构,如瑞士的SGS、法国的BV、英国的天祥InterTek、德国的TUV南德以及的UL等,年收入均达数十亿美元。相比之下,的3C认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则显得微不足道。
这些认证机构的存在并非单纯基于技术,而是一种建立国际信任的机制。认证是全球化贸易中的关键背书。全球范围内的实验室和认证机构通过授权的方式,合作进行检测,依靠这些检测数据,才能获得国际认证机构的认可。
以的机电装备为例,这一行业占据出口的60%,是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风电设备面临着巨大的非技术性壁垒。制造的风机即使在国内进行过严格测试,但在欧洲市场却往往无法得到认可。为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风机必须在当地重新进行一系列实验。例如,风机的雷击测试必须送往丹麦的技术大学进行。丹麦技术大学的风能系拥有全球领先的风洞实验室,用于测试风机在极端天气下的表现。
风机的腐蚀性测试也需要送往英国的欧洲海洋能中心(EMEC)进行,这些测试对于认证机构如TUV、DNV等至关重要。由于这些实验室的测试产能有限,的风机需要排队等待,雷击测试的等待时间甚至长达9个月。除了风机,其他领域的制造也面临类似的挑战。比如,法国和意大利对噪音和环境影响有着特别严格的要求,额外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噪音检测几乎成为了进入这些市场的必备条件。
这些复杂的认证程序和长时间的等待,使得制造在全球市场的进入变得更加困难。而在国内进行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测试,往往也无法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因此不得不将产品送往海外,经历漫长的验证过程。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建立兼容的国际认证体系方面的不足。要想实现国际认证的互认,必须在国内外建立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实验室,而这又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
更为艰难的是,要想在全球标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仅依赖于个别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整个行业、企业以及的共同推动。这是一个工业能力的体现,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
简言之,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造能力的提升,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第二阶段是品牌的创建,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突破;第三阶段则是解决标准体系的认证问题,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关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国际标准体系的背后,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全球贸易规则的博弈。在这一过程中,要想真正突破壁垒,走向世界,仍需在标准、认证和品牌建设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