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六月份开始,天猫的主页悄然增加了一个新元素——页面右下角突然探出一个可爱的天猫公仔的头部,配合引导文字“往左划”,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尝试滑动页面后,我们可以发现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当继续向下滑动时,才真正明白天猫究竟做了什么——推出了个性化主页。
这种个性化主页保留了原始主页的几个核心元素:顶部的大幅广告banner、主要业务图标以及APP福利活动等。与此它通过用户的大数据分析,自动为每个用户生成个性化的内容。在我的使用体验中,我频繁购买电子产品和球鞋,个性化主页推荐的内容基本上非常贴合我的兴趣。推荐的内容通过“帖子”、“猜你喜欢”和“清单”三种方式展示。
在这些内容中,“清单”和“猜你喜欢”是直接展示商品,而“帖子”则是以图文形式,在内容创作中嵌入了商品链接。有趣的是,这三种展示方式分别来自不同的页面:第一个使用的是微淘页面,第二个则使用的是天猫自有的无线页面。
看到这一点,我感到相当惊讶和兴奋。其实,在我还在淘宝实习的时候,部门曾过一个创新论坛,目的是让实习生们进行团队合作,发挥创意,提出新方案。而我当时提交的一个方案,正是关于“淘宝个性化主页”的构思。虽然这个方案最终未能通过,但回头看,天猫目前实现的个性化主页,似乎正是我当初设想的雏形。
在那个提案中,我分析了淘宝的现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
淘宝作为流量最大的电商平台,其首页内容过于标准化,一面,缺乏个性。
随着产业和消费升级,用户越来越重视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和内容。
利用大数据,为每个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主页,除了固定的外,其他内容完全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做到千面。
保留原始主页与个性化主页的双重选择,用户可以自由切换。
虽然这个方案没有最终获得批准,主要是因为担心会影响淘宝的流量分发机制,并且个性化主页的技术难度也较大,但这些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如今,看到天猫率先推出了类似的个性化主页,虽然这个方案并不是我当年的创意,也不是淘宝而是天猫在实施,但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
与此我对这个方案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果有天猫的同事看到这篇文章,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电商领域普遍依赖大数据来推荐商品,像“猜你喜欢”这样的模块已经比较成熟。真正为用户定制的个性化主页,似乎并不多见。其原因可能是相关推荐算法还不够完善,或者个性化主页可能会打破现有的流量分发和盈利模式。用户对个性化主页的需求可能相对较低。但我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电商平台是否真的能忽视这条个性化的路线呢?
在,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济的增长带动了产业和消费的升级,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直接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在服饰和食品等领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显著。这一趋势为电商个性化主页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我的角度来看,电商个性化主页的前景依然值得看好。我总结了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如下:
1. 保留原始主页与个性化主页并存
原始主页已经成为用户的惯常使用界面,并且它的流量和盈利模式已相对稳定。原始主页应该保留一段时间,以满足习惯性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主页作为一个可选项,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并且可以作为A/B测试的一个基础。
2. 个性化主页内容的定制
保留基础:例如天猫的十大业务图标、搜索框以及顶部的流量banner。这些内容应该根据用户的消费行为进行调整,以提高转化率。
内容的自定义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看的类目和频道,甚至调整、删除一些内容,以满足更精准的需求。
商品推荐更具关联性:不仅仅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购买推荐相似商品,而是可以结合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来进行推荐。举个例子,如果用户曾购买过T恤,可以推荐POLO衫作为替代商品,也可以推荐七分裤作为搭配的互补商品。
推荐内容不仅仅是商品:除了商品推荐,个性化主页还应包含与用户兴趣相关的达人文章、等内容。天猫目前使用的是帖子、猜你喜欢和清单这三种展示方式,但我认为可以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利用淘宝系的微淘和淘宝头条等内容平台进行整合,创造更高质量的内容导购体验。
3. 个性化主页的盈利模式
原始主页通过展示各类商品和频道来进行盈利,而个性化主页则可以专注于用户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这不仅能提高用户的粘性,也为引入更多内容创造了空间。例如,可以引入淘宝头条、微淘等平台上的优质UGC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具有导购性质,而且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与内容生产者之间的分成来创造盈利机会。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差异化的趋势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中心化模式。电商个性化主页的推出只是其中的一步。未来,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玩法将继续对传统电商模式进行,我们期待着这一创新路线能走得更远,带来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