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你你(化名)在失恋后,因情感上的伤痛而变得依赖和脆弱,像一个“巨型婴儿”。我曾告诉她,这种行为背后是一种“寄生者”人格。那么,她到底属于哪种“寄生者”类型呢?让我们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根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依赖性人格障碍是最常见的“寄生者”类型。这类人几乎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存在感,往往需要依附他人来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他们对被抛弃或孤立有着极度的恐惧,因此总是试图通过依赖他人来确保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对于这种人格障碍的治疗,需要通过长期的心理治疗来逐步改善,且治疗过程耗时且艰难。尤其是当这种障碍与遗传因素相关时,彻底治愈的可能性非常低。也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通过沙盘疗法或者催眠疗法,成功帮助个别患者克服了这一障碍。
我看着你你,问道:“你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呢?”
她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在遇到他之前,我独立性其实还可以,虽然不算特别强,但也没有到那种依赖到极点的地步。”她回答道。
“那真是太好了,看来你并不属于那种天生就有的依赖性人格障碍。”我松了口气说,“因为如果真是这样,想要改善就会比较困难。”
“哦,那是不是有后天的原因?”你你好奇地问。
“是的,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提到过‘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这种思维其实正是典型的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
什么是“晕轮效应”呢?它是指当一个人对某个特征产生了强烈的好感或反感时,这种情感会影响到对他其他特征的判断。举个例子,人们常常会认为一个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一定是内心美好的人,但事实上,外表的光鲜并不代表内在的品质。
这种认知偏差常常会影响我们对人的整体判断,尤其是在恋爱关系中,容易让我们忽视与对方在精神层面上的契合。比如,可能我们会因为对方的外貌、地位或经济条件而产生强烈的好感,但却忽视了彼此的三观是否合得来,是否能够接受对方的缺点和不完美。正因为如此,当两个人在感情上过于冲动,迅速陷入热恋时,才会发现彼此并不适合,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甚至一方因为无法承受失落和分离,而表现出过度的依赖和焦虑。
我看着你你,问道:“你是不是也受到了这种‘晕轮效应’的影响呢?”
她低下头,轻声说:“唉,这个晕轮效应,我确实有些迷恋那样的人。”
我微笑着看她,继续说:“而且,情感中的悲观情绪化也是‘寄生者’人格的一个重要成因。你这种人,太在乎他人的评价,害怕拒绝或不被接纳。就像你刚才说的,‘我担心我不改变,会给他一种固执的印象’。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内心的自我否定,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认可自己,怎么能期待外界对我们有积极的评价呢?”
“我有点不太懂。”你你皱起眉头。
我笑了笑,给她举个例子:“比方说,如果有人说你胖,你会介意吗?”
听到这个问题后,你你笑了出来,因为她知道自己并不胖。
“我当然不在乎了。”她耸了耸肩,“我的前男友曾经说过,如果我变胖,他就不要我。可现在我依旧很苗条,他还是离开了。”
这种过度的自卑和敏感也是形成“寄生者”人格的原因之一,虽然不在这里展开详细讨论。
我注意到你你面露沮丧,便调侃道:“其实,上一段感情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它虽然带来了伤痛,但也促使你开始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的成长就是在经历痛苦后,才会真正反思和改变。”
像你你这种情况,如何避免陷入“寄生者”模式呢?(未完待续)
专栏回顾:
本专栏由心理师夏志伶主理,夏志伶曾在多家知名心理学平台发表文章,并且是畅销书《曼曼无双》的作者。专注于婚恋问题和儿童教育领域的心理咨询,致力于通过文字和心理学的力量,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境,找到更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