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一般吃几个小时_吃海底捞吃了2个小时正常吗

2024-11-1806:04:07创业资讯0

在海底捞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的工资是按计件来算的,每完成一桌会有1.72元的收入。每天大约接待100多桌,再加上一些协助工作和扣款,最终的工资大约在100到200元之间。因为我连着上了11天班,而9月的排班又特别,星期一是我的公休日,但9月第一周没有周一,导致我连续工作了好几天,身体也有些吃不消,更新的速度自然变慢了,文章里有些细节可能没能涵盖到,工作压力和疲劳也导致了一些疏漏。

初入海底捞:工资和工作内容

在海底捞的第一个月里,我逐渐熟悉了工作环境,和一些后堂的员工打成了比较熟络的关系,也和一些前堂的性格不错的同事搭上了话。毕竟年纪相差较大,有些人并不容易找到共同话题,交流自然也没有那么流畅。

我所在的店是海底捞的一家直营店,很多核心员工都是从北京的母店调过来的。根据一位同事的介绍,海底捞的母店位于北京,是一家店,只有店才有资格扩展新的门店。而这些母店的员工则有机会参与新店的拓展工作,成为店长或者其他高职位的核心人员。有些员工提到过所谓的“拜师”制度,但我工作了一个月,始终没有见过真正的拜师仪式,大家的关系也只是嘴上叫着“师傅”而已,实际的师徒关系并不明显。

我还记得刚入职时,海底捞的一些老员工对新员工并不怎么友好,甚至有些过于冷漠。记得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个年约40的大哥,戴着金丝眼镜,面容看起来有些沧桑,眼神迷离。他被安排到最累的工作——洗杯间。每送一桌杯子,按照计件,只有0.3元。送200桌也就八十多块钱,而且杯子、筷子、勺子等都需要洗杯间清洗。如果有人帮忙协助,每小时才10元。按理说是轮班制度,但实际上,许多新来的员工都被安排去做这些低收入且繁重的工作,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幸运的是,我并没有被安排到洗杯间,可能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洗碗间和洗杯间的工作差不多,而洗碗间的活比较重,工资相对较高。

门店和员工的日常

海底捞每开一家新店,都会有一个为期几个月的筹备期。新店招募员工后,会把这些员工送到老店来学习,而这些员工往往来自不同城市的其他门店。经过几轮培训和学习后,店里的员工人数反而超过了我们原本的工作人员。大多数年轻人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尝试这份工作的,有些人甚至是为了体验海底捞的“光鲜亮丽”而加入。

在前堂和后堂的员工服装上也有所不同。前堂的整洁亮丽,而后堂的工作服则在最初的时候看起来也很新,但实际穿着一段时间后,由于工作强度大,几乎没有人自己清洗这些衣服,通常都会送到专门的清洗室。而前堂的员工由于工作较为干净,一般都会自己穿自己的。开始时,看到这些新来的年轻人对工作感到好奇,还是有些不安,尤其是像我这种已经适应了“魔鬼工作日程”的员工,常常会看到他们面露疲态,觉得他们可能承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在我洗碗的时候,刚开始我一个人就要洗掉几千个碗,工作量大得惊人。尤其是周末人流量多,光是洗碗就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于是,店里开始派更多人来帮忙。有些年轻员工穿着崭新的前堂,站在我旁边接手洗碗的工作。他们问我:“哥,啥时候能完成啊,我快站不住了。”不过他们才站了二十分钟就觉得疲惫,我心里不禁感到有些无奈。当时的我想,海底捞的员工似乎都得有这样的耐力,得站得住脚,能吃得了这份苦。可能这就是我之前所没有意识到的工作文化,大家都会觉得既然自己能站十个小时,你怎么就不能?而这也是海底捞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似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能够做一天8小时的工作,反而认为站得越久赚得就越多。

工资与晋升

海底捞的工资结构似乎是“多劳多得”的,理论上站得越久,做的活越多,收入也就越高。最高的岗位工资大约是450元,但如果一天需要洗上几千个碗,实际上还需要配备三个人来分担工作。这意味着每个人的收入被压缩到每人100多块钱。我平均一天工作12小时,每小时的收入大约只有10多块钱。公司总是强调,如果你不满意现状,可以申请更高的岗位,提升自己的工资。而如果有员工休假,其他人就得顶岗,这似乎也成为了海底捞的一种常态。公司的解决方式很简单:工作多,收入就高。

最终,我申请了一个中级岗位,通过了晋升考试,正式融入了海底捞的中。公司设立了一个完善的体系,通过不断的晋升和循环,将员工牢牢地固定在其中。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断攀升的过程,但也可能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困境。离开海底捞的人,除了能学到吃苦耐劳之外,似乎并没有学到其他太多的技能。虽然公司欢迎每一位离职的员工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