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会员群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请求,希望分享一份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施工方案。之前我们曾经分享过相关的培训资料以及施工方案,今天特意提供一份网络型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施工方案。这份方案不仅可以作为参考资料,还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施工设计方面的启示。
这篇完整的方案资料仅对会员开放下载,大家可以在此平台上获取。
施工方案
在XXXX二期住宅小区的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中,采用的是数字化对讲系统,主要由可视对讲中心管理机、梯口机、室内分机、网络交换机、区口机等设备构成。系统采用TCP/IP协议进行设备联网。楼内所有设备的电力供应来自于强电配电箱。梯口机的摄像头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5米,室内分机的屏幕同样安装在1.5米的高度。对房,每户配备一台7寸彩色触摸屏的安保型对讲室内分机;而叠墅则每户配备一台10寸的触摸屏安保型对讲室内分机。
1层和3层需要安装室内分机,其他楼层则预留了室内分机的安装管线。每个户型的主卧、客厅等区域都配备了紧急按钮。每栋楼的出、地下车库的进出口处,分别安装了对讲梯口机。
设备功能与使用说明
室内分机
每个室内分机都可以与梯口机、区口机等带有摄像头的设备进行通话,且能够显示对方的图像。室内分机具备以下功能:
通话功能:室内分机接到呼叫后,可以与呼叫方进行通话,最长时长为60秒。
功能:可以通过梯口机或区口机的摄像头查看大门外的情况,时间为60秒。
呼叫管理机功能:按下分机上的“呼叫”按钮,可以呼叫小区管理中心,联系管理人员。
紧急报警功能:通过紧急按钮,短接防区接的紧急报警和接线端,室内分机会向管理中心发出警报。
每个室内分机在安装后,需要进行地址设置,地址信息将保存在室内分机内。
单元门主机(区口机)
区口机可以呼叫同一楼栋内所有住户的室内分机,或直接呼叫管理机。当区口机发起呼叫并被接听后,对方可以通过控制电锁打开单元门。
中心管理机
中心管理机可以与整个小区的所有室内分机、梯口机进行呼叫和通话。
系统组网
在整个小区内,所有的楼宇设备需要通过标准的网络结构进行合理的组网。系统应保证各个设备间的稳定通信和信息传输。
施工用线与注意事项
施工用线
水平子系统:包括入户线和单元门主机与分机之间的连线,采用CAT5E超5类线,阻抗需控制在9欧姆以内,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垂直干线子系统:同样采用CAT5E超5类线,最大距离100米。
联网干线子系统:也使用CAT5E超5类线,超过100米的部分需要使用光纤进行传输。
电源线:采用RVV3×1.0规格的电源线。
紧急报警按钮接线:使用RVV2×1.0规格的线缆。
布线要求
系统布线必须遵循建筑电气弱电系统的相关标准。
布线时应考虑实际线长、电气负荷、建筑布局等因素进行灵活设计。
楼宇对讲系统的总线应尽量与有线电视、电话线、电缆线等其他线路分开。如果无法避免共用通道,应确保足够的间隔距离。
总线与开关电源不得共用线路,若必须同走线路,也应保持足够的间隔。
智能楼宇系统中的各个探测器线缆需要手拉手连接,避免星型连接,否则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系统施工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每个步骤的操作应当精确到位,避免任何疏漏。
接线技术要求
RJ-45水晶头压接要求:按照标准的T568B线序进行压接,确保每根线缆准确连接。
网线制作过程:制作过程中,需仔细剥开保护层,确保各对线缆排列整齐,并避免线路交叉重叠。
电源输入输出端子接线要求
电源线采用RVV2×1.0规格,确保“为正,蓝线为负”的接线规则。
系统设备安装要求
单元门梯口机:通常预埋在墙体中,安装高度以1.5米为宜,摄像头不得正对直射光源,避免强磁场和背景噪声过大的地方。确保光线均匀,摄像头具备夜视功能。
室内分机:安装高度约为1.45米,避免潮湿、强磁场和极端温度的环境。
电源:建议采用壁挂式安装,安装高度为1.5米,电源线与强电系统保持一定的距离。
楼栋机柜设备:安装高度为1.5米,便于操作,设备之间的线缆需合理规划并标明标签。
紧急报警按钮:安装时要考虑易操作的地方,并确保接线稳固。
工程调试
调试分为单元独立调试和联网系统调试两大部分。每个设备安装完成后,需逐一检查各项功能,确保呼叫、通话、等功能正常。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检查设备、线路及供电情况。
常见故障排除
在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比如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系统掉线或报警故障等。此时需要检查设备参数配置、线路连接是否正确,及时排查故障并修复。
提醒大家,我们整理了大量的技术文档,包括313个PPT方案、279个标准规范、60个设计方案、119份图纸素材、8套施工图纸、20套工程量清单等资料。这些资料非常全面,是建筑智能化领域非常宝贵的学习和参考资源,欢迎大家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