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人格 如何治愈讨好型人格

2024-11-1806:34:01创业资讯0

人人都渴望被他人喜爱,而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负担或是被讨厌的人。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感到身心俱疲。或许,除了外部的压力,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原因,那就是你在不知不觉中付出了太多的“人际成本”,为了迎合他人、维持和谐的关系,而忽视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有时候,即使工作本身并不繁重,身心依旧疲惫不堪,甚至有时感到力不从心。这可能是因为你总是过度参与别人需要的事务,成为了内卷的,总是不懂得拒绝他人的请求。你是否曾想过,自己是否正是那种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呢?

所谓“讨好型人格”并非心理学上的正式术语,它源自著名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的“家庭沟通五种模式”,并与她的“原生家庭理论”共同被广泛应用于今天的心理学讨论中。即便你并非心理学专业人士,像“讨好型人格”这样的话题也许早已在你我之间频繁出现。

那么,“讨好型人格”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也深陷其中?

萨提亚曾提出,在人际沟通中,存在五种常见的行为模式: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里一致型。而“讨好型”就是其中的一种,通常表现为在人际互动中过度迎合他人、牺牲自己以换取他人的认可。

萨提亚曾指出,一个典型的“讨好型”沟通模式是:无论自己的内心如何,面对他人的需求时,总是习惯性地说“是”。这个比例虽然很高,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具备这种特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个特征来自己是否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

行为上,讨好型的人通常会选择让步、迎合他人,表现出依赖性、过度道歉、寻求谅解,甚至会过分地哀求和示弱。

言语上,他们常常说:“都是我的错”,“我不配…”,或者会不停地问:“你喜欢这样吗?”“没关系,没事的”。

在情感上,他们容易为他人着想,常常忽视自己的感受。为了维持和谐,他们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利益,表现出自我贬低的情绪,甚至总是寻求他人的认同和接受。

心理层面上,讨好型的人常常感到质、抑郁,甚至有过的想法。

生理上,他们可能会经历消化不良、胃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长期的情感与生理压力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健康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有类似表现,也许你正处于“讨好型人格”的困境中。虽然这个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你在社交中获得了“好人缘”,但它也可能让你疲惫不堪,甚至在无形中压垮了你自己。

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虽然“讨好型人格”不是一种疾病或心理障碍,但它可能带来情绪上的负担。如果这种模式没有让你感到困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社交便利,那么也许并不需要刻意改变。但如果它已经给你带来不小的压力,影响了你的身心健康,那么你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这种行为模式。

事实上,许多来到心理咨询室的人,往往都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比如,黄小玲(化名),一名刚刚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因感到寝室关系日益紧张而来寻求帮助。她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女孩,性格直率且善良。黄小玲坦言:“在室友眼中,我是那个能干的寝室长,是大家眼中的‘超人’,什么困难都能找到我帮忙解决。”她总是为了避免冲突,宁愿自己承担责任,甚至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只要能够缓解紧张气氛,让大家开心。

尽管她竭力保持和谐,黄小玲却并未感到真正的温暖。她苦恼地说:“她们好像从来不理解我,虽然我做了很多,但大家却不亲近我,甚至背后说我风凉话。我也想像她们那样,能够打打闹闹,不必总是保持这份‘情商高’的面具。”黄小玲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失落,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再这样下去,我可能会抑郁。”

她的痛苦让我联想到一位公众人物——何炅。何炅以情商高著称,常常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情绪。但当有人问他是否有“讨好型人格”时,他的回答非常有力:“我只是足够自信。”这也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讨好本身并不一定是问题,关键在于它是否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你也处于类似的困境中,想要缓解这种压力,或许可以从改变自己对待他人和自我关系的方式入手。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建议:“试着做一个不好惹的人。”对于一个习惯了迎合他人的人来说,改变这一行为模式并非易事。因为从小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感知他人需求的能力”已深深根植于心,变得不那么容易忽视他人的情绪而坚持自己的立场。

事实上,想要改变,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保持一致”,即与自己的内心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在面对他人需求时,学会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一味迎合他人。比如,当你感到忙碌时,可以直接表达:“我现在真的很需要时间来学习。”而不是为了避免冲突,自己去承担本不该承担的责任。

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你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去适应新的行为方式。就像黄小玲,如果她能够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迎合他人,或许她就能找到一种既能满足他人需求,又能照顾自己感受的平衡。

许多家庭关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在婆媳关系中,许多媳妇或婆婆都会感到自己过于劳累,一直在为对方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理解。这种情感上的“牺牲”,如果没有得到正向反馈,反而会变得更加痛苦和不满。事实上,很多时候,这种无私的“为他人好”常常隐藏着一种“过度牺牲”的情绪,它突破了个人的边界,最终导致了双方的不适。

要想摆脱这种循环,我们并不需要一味地变得“不好惹”,而是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接受并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样,哪怕面临尴尬或冷场,我们也能从容应对,逐渐走出讨好型人格的困境。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