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车厢里,一只西瓜掉落在地,摔成了碎片。就在这时,一位女士蹲子,把地上的西瓜残渣收进塑料袋里,然后拿出纸巾,仔细地擦拭着地板。当列车到站时,她将两个袋子带了出去。车厢内的乘客们默默地看着她完成了这一切。有几位乘客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上传到网络,随之而来的是一片赞扬的声音。大家纷纷称这位女士为“热心阿姨”。但在这场称赞中,也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那么多乘客为什么没有人出手帮忙呢?一位目击者在评论区透露,当时自己感到“脸红”,但最终并没有去上前帮忙。他还坦言,即使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己也很可能选择回避,因为“那实在太尴尬了”。
这位乘客的回应引发了我的深思——原来不愿伸出援手,并非没有看到问题,而是因为“怕难为情”。我也曾目睹过可乐罐或空瓶子在车厢里滚动,但却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捡,甚至包括我自己。有时,明明自己可以轻松弯下腰去做这件事,但心里却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怕引来他人的目光。其实,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也需要一种勇气,这种勇气,来源于克服内心的那份“难为情”。
这让我联想到,曾经听到过许多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扶”的新闻时,我总是感到愤怒和惋惜,认为社会风气已经堕落。现在我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不全是冷漠的结果,更多的是因为“怕难为情”。当看到别人没有出手时,我们也因为同样的心理而选择不去做。
那为什么做一件好事,也会让人觉得“难为情”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在你做这些事时,你与大多数人是不同的。你选择了去做别人没有做的事,这让你感觉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从而产生了尴尬的情绪。
这种心理,其实正是“从众心理”的体现。我们习惯性地追随多数人的行为,不敢轻易地与产生冲突。人们在言语和行动上往往趋向一致,大家都这样做,就感觉无可厚非,心里也会觉得踏实、舒适。而那些勇于做出不同选择的人,往往会感到孤立和不安。
从众心理深植于人类的本性中。作为生活的动物,人类的社会生活在远古时期是相对艰难和危险的。个体若过于“独立”,很可能会失去集体的保护,甚至沦为猎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意识变得更为深入,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社会的集体压力,都会让人们产生一种“要合群”的需求。甚至许多人会感到,如果与众不同,反而可能会面临排斥或危险。
从众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让个体在中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感。即使有时做了一些不道德、不合适的事情,也能因为“人多”而得到宽容,甚至不受责难。从众心理的隐患也非常明显,它常常让人变得平庸。正如“平庸之恶”这一概念所阐述的那样,人在大多数人的行动中做出妥协,最终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消极氛围。年轻时我们随大流,年老时却常常因未曾尝试过突破而后悔。
如今,虽然在社会中直接导致不道德行为的从众现象已大为减少,但这种心理的消极影响仍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心理学家指出,从众心理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让个体失去了独特的个性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标准化的“好学生”模版和单一的成功路径,忽视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导致了教育的严重内卷。而在社会行为中,行为的趋也让人们在面对不文明现象时选择沉默,纵容了“插队”或“不按规矩走路”等行为的蔓延。
从众心理还削弱了人们的创新勇气。在学术界,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者并非仅凭模仿他人的成功而成名,恰恰是那些敢于打破常规、挑战现有认知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杰出的成就。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甚至社会,都是基于“突破常规”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大家都按部就班地随大流,那就永远不会有新的发现,也不会有改变世界的机会。
从众心理还常常让我们在生活中做出错误的决策,尤其是在一些个人化的选择上。许多老人因为“大家都在做”的心态,轻易地相信某些,或者盲目跟风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兴趣和健康项目。比如,随大流地买保健品、参加流行的健身活动,却忽视了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这种行为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要摆脱从众心理并非易事,它不是一个可以瞬间改变的习惯,而是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当遇到问题时,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些盲目跟随。做好事的力量,往往来自于榜样的力量。正如那位“热心阿姨”,她的举动并不复杂,只是简单的弯腰拾起掉落的西瓜,但她却通过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传递了正能量。也许,只有当我们勇敢地跨出那一步,克服了“难为情”的心理,事情才能得以圆满。正是这种小小的改变,才能让我们社会的“从众心理”逐渐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当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中做出勇敢而独立的决定时,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