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跨境O2O”这个概念成为了热门话题。随着相关报道的增多,大家对这一词汇的理解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解读。大家都知道,“跨境”指的是跨越国界的电商行为,可是O2O本来是指线上到线下,线下本应是本地化的,那跨境的O2O怎么可能适用呢?而且,既然跨境已经涉及到海外市场,那么“线下”怎么放到异国他乡去?听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对吧?
其实,跨境O2O并没有那么复杂,尽管不少企业纷纷声称自己在做跨境O2O,但从本质上来看,这一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它们的核心区别,实际上在于“线下”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在哪里实现。
第一类:本地化线验模式
这一模式较为直观,就是把“线下”体验设在了买家的本地。具体来说,企业会在目标市场建立一个实体体验店,消费者可以亲自到店感受产品的质量和特点。虽然顾客可以现场体验,但实际购买还是需要通过线上平成,商品会从跨境电商平台运送到买家的手中。因为大部分的尚不允许跨境电商产品在当地直接出售,所以现场体验后直接购买的模式并不可行。
这种模式在跨境电商中并不罕见。比如,大龙网在俄罗斯莫斯科开设了体验中心,消费者可以在店内体验各种商品,但购买行为依然需要通过其电商平成,之后商品会被跨境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类似的模式也出现在进口领域,例如广州和北京的跨境进口体验店,消费者可以在线下店铺体验商品,再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商品最终从国外发货。
第二类:跨境目的地线下模式
与第一种模式相比,第二种模式看似更为复杂,却也非常具有创新性。这一模式将“线下”体验放在了海外目的地城市,而不是消费者的本地。具体来说,这种模式通过在海外的线下商户合作,让消费者可以在自己出境旅游或出差时,在当地进行体验和购买。
这种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携程的全球购。携程通过与全球多个城市的线下零售商合作,为出境的游客提供折扣和优惠。在消费者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就可以直接在海外零售店进行购物,购买的商品可以由他们带回国内,这便是跨境O2O的一种形式。另一个例子是东大门APP,这个平台专注于韩国市场,除了提供直接从韩国购买女装的服务外,还推出了“商户”频道,成为消费者了解目的地商家的指南。该平台还提供跨境直邮服务,进一步拓展了跨境O2O的深度。
总体来看,目前跨境O2O所呈现的模式,主要还是集中在这两种类型上。哪种模式更适合消费者呢?这就要看个人需求了。如果你并不常常出国,那么第一种模式,借助本地体验店提供的便利,可能是更实际的选择;但如果你经常出境旅游或购物,那么第二种模式无疑可以让你享受更多的购物优惠与便利,利用目的地商家的折扣和指引,提升购物体验。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跨境O2O都在打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和更高效的跨境电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