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就像一份包裹,真正值得珍视的部分是其中蕴含的“华夏原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我们终于具备了与理解这一文化的能力。对于当今的文化爱好者而言,值得深入了解与传承的,正是源自伏羲时代的那种“华夏原生文化”。
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理解中,通常把古代的各种文化统称为“传统文化”。这个广泛的概念无法准确容纳历史上所有的文化内涵。从严谨的角度来看,古代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阶段。
我们所提到的“传统文化”,其实真正起源于秦朝的统一时代,一直到清朝的,这一段时间里形成的所有文化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周朝之前的古代文化,则与“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果用“传统文化”来涵盖这一时期的文化,显然是失之准确的,因为二者之间的内涵差异极大。
根据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考古发现,距今大约9000到7500年的文化遗存,和老子、孔子所处的时代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时期的文化,正是我们今天所称之的“华夏原生文化”。
“华夏原生文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部分:对完整世界的认知
现代科学对世界的理解,仍然局限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与牛顿经典力学的框架内,仍在探寻“单一结构世界”(单一宇宙)的奥秘。而在“华夏原生文化”的时期,古代华夏先民对世界的认知则更为复杂,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两个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领域交织而成,这就是所谓的“重叠结构世界”或“重叠宇宙”。
这一思想,正是“阴阳”和“太极”学说的根源。在华夏古人的眼中,世界不仅仅是我们眼睛所见的显性世界,更有一个隐性世界与之并存。这种观念贯穿于整个“华夏原生文化”的理解之中,远比现代物理学的世界观更加深邃与丰富。
第二部分:心智系统的转换练习
既然世界本身是重叠结构的,那么人类的身体也应当是重叠结构的。在这一文化中,古人认为分为显性与隐性两部分,显性指的是我们可见的物质身体,而隐性则是存在于另一个维度中的、充满智慧与能量的部分。
在这一体系下,“显性”中的智能与力量处于较低层次,而真正高层次的智慧和能量则存于“隐性”之中。“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实际上就是要让人摒弃日常生活中对显性身体的依赖,转而开启潜藏在“隐性”中的高级智慧和力量。
第三部分: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应用
古代的易数、国医、国技,实际上都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一种体现。在这些实践中,人们通过对身体与心智的双重运用,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些应用不仅仅是哲学上的探讨,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华夏原生文化中的人们,在认识世界与生活方式上,与后来的人有着天壤之别。与传统文化时期主要依赖显性身体智能来应对世界的生存方式不同,华夏原生文化中的人们则更多依赖于隐性身体中的智慧与能量。
这一差异,也体现在语言文字上。在“华夏原生文化”时期,同一个字形可能承载着两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字的“本源字义”,而第二种则是基于本源字义衍生出来的“常规字义”。本源字义是指那些用来记录人们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的符号。这些符号最早出现在贾湖遗址的刻符上,之后在二里头、黄寨的刻符中得以延续。甚至《老子》《论语》《大学》中的关键字汇,也都遵循这一字义体系。
这种字义并存的现象,直到老子、孔子时代才得以稳定,在他们去世后,这种“本源字义”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汉字中的常规字义。进入到传统文化时期,“本源字义”几乎完全消失了,只剩传下来的常规字义。用现代字义是无法准确解读古代的本源字义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华夏原生文化的精髓,在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逐渐被模糊甚至遗忘。即便在传统文化中,很多华夏原生文化的核心内涵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得以传承,但它们的真正意义,却越来越难以捉摸。每个时代的学者都有自己的解释,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复兴文明的真正目标,并非仅仅复兴传统文化,而是要重新理解和挖掘那些埋藏在传统文化背后的“华夏原生文化”。现代人若想重新认识“华夏原生文化”,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从“本源字义”入手,就能重新进入那片古老而深邃的文化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