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最新的统计数据,2024年7月,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销量首次突破50%的大关,达到了50.84%。尤其是在南方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更是远远超过了50%。人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主要是出于节省油费、享受智能化车机系统的便利,以及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驾驶体验。那么,对于那些首次购车的消费者来说,究竟是选择混合动力车型还是纯电动车型,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我将从汽车售后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分享一些看法。
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在省油的还具备了智能化的车载系统、丰富的配置和更强劲的动力。特别是如果选择了智能驾驶版,辅助驾驶功能更是带来了不小的便利。基于这些优势,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了不少消费者购车时的首选。新能源车主要分为两大类:混动和纯电。顾名思义,混动车型采用的是燃油和电能相结合的动力系统,而纯电动车则完全依赖电池提供动力。
在混合动力车型中,又可以细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类型。串联式混动通过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然后再用发电机产生的电力驱动电动机,这种方式被称为增程式混动,代表车型如理想L6789系列。并联式混动则是发动机和电动机都与驱动系统相连,两者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同时工作。混联式混动则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低速时以串联模式运行,高速时则切换为并联模式。大多数国产混动新能源车都采用并联或混联系统,其中一些品牌还推出了不同的命名体系,如DMI、C-DM、HI-4等。混动新能源车都配备了一个燃油发动机和一个电动机。
从动力系统的构造来看,混动新能源车拥有两力系统:一套是传统的燃油系统,另一套是电驱系统。这样,混动新能源车既有油箱,也配备了动力电池,区别仅在于油箱和电池的容量大小。许多混动车宣传的续航里程通常都非常可观,宣称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续航可达1400公里,甚至1500公里。实际上我发现许多混动新能源车主根本不太使用油箱,因为电动充电相对便宜。尽管如此,由于混动车的电池容量一般较小,导致不少车主需要频繁充电,反而增加了焦虑感。以我身边的几位同事为例,他们购买的比亚迪宋DMI和五菱星光,在充电频率上就显得比较高。
与纯电动车不同,混动新能源车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像燃油车一样进行发动机的定期保养,这就意味着额外的维护费用。如果车主希望尽可能减少油费支出,我的建议是直接选择纯电动车。纯电动车的电池容量通常较大,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车型电池容量在80千瓦时至100千瓦时之间,续航里程普遍超过500公里,部分车型甚至可达到700至800公里。对于日常市内通勤来说,一次充电足以支撑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使用。例如,小米SU7、智界S7等车型都具备这样的续航能力,同时支持换电的蔚来、乐道等品牌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充电方式。而且,纯电动车的保养成本几乎为零,不需要像燃油车那样频繁进行复杂的机械保养。
综合来看,如果购车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油费,且日常行驶主要是在市区内,很少有长途驾驶需求,那么选择纯电动车显然是最合适的。如果经常需要进行跨城或长途驾驶,那么混动车可能会更符合需求,但前提是车主要做好“舍得用油”的心理准备,避免因过于节省油费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与纯电车争抢充电桩的尴尬局面。
如何根据个人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新能源车型,成为了一个值得车主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