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是一种通过故意限制产品供应,制造市场稀缺感,从而提高产品定价和利润率的策略。小米公司一直倡导“互联网+”的理念,硬件产品的利润率控制在5%以内,致力于提供性价比高的硬件设备以吸引用户。显然,在这种商业模式下,故意通过控制产量来进行饥饿营销的目的并不符合小米的战略目标。那么,为什么小米经常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呢?根本原因在于其供应链的能力未能及时跟上需求的增长。
实际上,小米的供应链确实存在一定问题,这一点并非没有依据。早在2015年,由于供应链的瓶颈,小米的新品发布曾一度延迟。即使到了今天,小米的供应链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这与小米的运营模式密切相关。小米采取的是智能订单模式,为了提升效率,实行零库存策略,根据预测销量安排生产计划。许多人可能认为,小米自推出首款手机以来已经过了8年时间,早期由于上下游资源获取难度和资金压力问题可以理解,但如今这种情况应该得到缓解。事实却是,小米的供应链压力并没有消失。由于其业务模式限制,公司无一些大厂那样囤积库存,也就无法提前采购原材料。在原材料紧张的情况下,小米的议价能力也无法与行业中的前三大厂商抗衡。毕竟,小米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和传统手机制造商相比,无论在用户规模还是与供应链上游的合作关系上,都存在较大差距。说到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到,锤子科技——罗永浩创办的公司,也在供应链问题的困扰下走到了困境。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小米的未来成败呢?答案无疑是其营销策略和供应链管理。回想当年小米在香港上市时,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估值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有一部分人认为小米应该被视作一家互联网公司,按照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标准来定价;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按硬件制造公司的标准来估值。其实,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当时我认为,小米本质上是一家结合硬件和互联网的公司,应该享有与阿里巴巴相当的估值水平。小米的商业模式通过硬件销售积累粉丝,再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形成社群效应,最终将这些粉丝转化为忠实用户,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在此基础上,小米不断向多个细分行业拓展,深耕垂直领域,最终构建起庞大的产业链条,并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态。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壮大,小米逐步转型为一个平台型公司,开始依靠线上服务和软件实现盈利。
从长远来看,我非常看好小米的发展模式。如今,小米的硬件业务已经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经过多年的积淀,它已经从单一的手机制造商,成长为一个综合智能硬件平台。小米的硬件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90%,而互联网服务占比虽然较小,只有10%,但由于其高净利润率,这部分收入也极为可观。我们期待小米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不仅意味着小米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崛起,也预示着制造业将成为未来的全球标杆,就像马云的阿里巴巴一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祝福小米,祝福雷军!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欢迎点赞、关注并留言分享您的看法。